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降低了商业社会的诚信道德水准,甚至会波及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小型民营企业诚信建设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提升企业诚信水平是全社会的普遍要求。本论文在界定诚信及中小型民营企业诚信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等理论对企业诚信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推进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诚信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策略咨询。本文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现代解读等多个视角阐释诚信的渊源,在多维文化背景下全面理解中小型民营企业诚信的涵义。诚信不仅是一种备受人们珍视的品格,也是推进中小型民营企业前进的强大力量之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诚信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这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认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其诚信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无论是其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内部诚信,还是对消费者、银行、政府等方面的外部诚信,均存在着比较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究其原因,既有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也有信用监管与保障体质不健全的因素,而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在探讨诚信缺失的根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诚信建设的对策:既要建立企业诚信建设的内部长效机制,又要加强对其诚信建设的外部引导和监督,还要改造和吸收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借鉴和吸收中外现代企业诚信建设的有益经验。总之,使诚实守信的理念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形成一种企业的诚信道德机制,把诚信道德时时体现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生产、交易、售后、融资、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