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兰·昆德拉是二十世纪享誉世界文坛的小说家之一,1967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获得成功后,他创作出非常多优秀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玩笑》被翻拍为电影,近80高龄仍有作品产出,可以说是文坛创作的长青树。他的小说因其幽默、讽刺的语言,丰富的哲学思辨性,还有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为世人所关注,作品的销售量和阅读量多年来一直高居不下,加之独特的人生经历更是让他的作品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欧洲国家对昆德拉作品的态度在一段时间内分两级,一是在捷克国内由于政治问题被禁止出版,这种情况甚至延续到了绝大多数的东欧国家,他的创作被迫中止;一是在除东欧外特别是法国大受好评,昆德拉在流亡法国期间变成了很受欢迎的公众人物。这也成为昆德拉最终选择法国作为第二故乡的原因,只有法国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接纳了他,只有在法国才能给予他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才能让创作变得有意义。许是为了回报法国,许是对祖国捷克的“报复”,后来昆德拉的作品都是用法语创作,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出昆德拉对于自由的追求。自1985年李欧梵先生将昆德拉介绍到中国,引发了数次昆德拉“中国热”,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多数研究围绕其哲学思想、结构特殊性、主题及语言的运用开展,而关于其小说的音乐化特征研究领域则相对空白。由于政治背景的相似,研究者将目光更多投向昆德拉政治经历方面,而忽略了这位小说家也是音乐功底深厚、家学渊远的音乐家,其音乐造诣对写作有很大影响。笔者认为这是对昆德拉作品解读的盲点,也是笔者进行研究的目的。论文将会利用比较文学中的跨学科研究,在对文字材料透彻了解的情况下,把基础的音乐理论、东西方曲式结构的探究结果以及对音乐相关性的文学探索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并借鉴结构主义以及新小说形式的探索等,对昆德拉小说的音乐化特征进行梳理。结合音乐基本技法、形式和技巧深入到文本,探讨昆德拉小说的音乐化特征。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一、昆德拉音乐化思想的形成及创作影响。最先梳理了音乐化思想的形成原因,并总结了音乐化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二、小说音乐素材与主题的呈现。分析人物形象的音乐性和角色成长过程的旋律性。三、小说结构的音乐曲式化。剖析了小说结构对赋格曲式、回旋曲式及奏鸣曲式的借鉴。四、小说创作手法的音乐化。分别从叙事力度的音乐化、叙事的节奏及重复的角度对小说创作方式进行分析。通过上文可知,昆德拉在创作小说时经常将音乐和文学的共同特征进行融会贯通,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种别致的创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