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磁纳米粒子由于其自身的超顺磁性能及生物兼容性,受到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青睐,磁纳米粒子的合成、表征以及应用已成为化学、材料、生物、环境以及医学等领域关注热点。为了提高磁性纳米材料的分散性、水溶性以及赋予磁纳米粒子更多的功能,就必须对材料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寻找高效、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且具有普适性的磁性纳米粒子功能化的策略对于拓展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harpless教授提出的链接化学反应(click chemistry)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论文就是在链接化学基础上,将磁纳米粒子分别与荧光染料、氧化石墨烯及其抗菌试剂相结合,制备了多种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应用进行考察。本论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磁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的合成、修饰及其应用进展。同时,对链接化学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第二章罗丹明B修饰磁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光磁性能利用链接化学的策略合成了有机荧光染料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首先,通过Stober法在磁纳米粒子外包裹上二氧化硅壳,并通过酰胺反应实现了磁纳米粒子的炔基化修饰。其次,利用PEG长链,在EDC/NHS活化下,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进行了叠氮化修饰,最后,在一价铜催化下,罗丹明B通过1,3环加成反应成功修饰到磁纳米粒子上。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式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展示了稳定的荧光性能及优异的超顺磁性,可以用于荧光成像以及MRI成像。第三章杆菌肽修饰磁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抗菌性能利用链接化学合成了杆菌肽-磁纳米粒子,并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考察。首先,磁纳米粒子采用了亲水性的生物材料聚丙烯酸(PAA)进行修饰,并通过酰胺法的反应使磁纳米粒子修饰上炔基。其次,利用PEG长链在NHS和EDC的活化作用实现了对杆菌肽的叠氮化修饰。最后通过链接反应实现了磁纳米粒子的生物功能化,合成了杆菌肽-磁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细胞毒性试验表明,即便在较高浓度下,该纳米复合材料对人体纤维的细胞毒性也非常低低。抗菌试验表明,杆菌肽修饰的磁纳米粒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枯草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其抗菌性能甚至优于杆菌肽本身。第四章基于链接化学策略的石墨烯-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利用链接化学成功将磁纳米粒子修饰到氧化石墨烯片状结构上。首先,利用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备了含有叠氮基的有机磷试剂并利用磁性纳米粒子对磷酸基团的特异性结合能力,通过超声和溶剂效应将其修饰到磁纳米粒子表面,制备了叠氮化的磁纳米粒子。其次,通过酰氯化和取代反应,对氧化石墨烯进行了炔基化修饰。最后,在一价铜的催化下,首次通过链接化学制备了GO/Fe3O4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超顺磁性,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及环境污水处理。第五章聚丙烯酸修饰石墨烯-磁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捕获研究通过超声反应,制备了PAA/GO/Fe3O4纳米粒子,并将其应用于污水中有毒重金属离子的捕获。考察了pH、纳米复合材料的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影响下,PAA/GO/Fe3O4纳米复合材料对Cd2+、Pb2+和Cu2+离子三种离子的捕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PAA/GO/Fe3O4纳米复合材料对Cd2+、Pb2+和Cu2+离子三种离子的捕获效率分别为90%、95%及89%。同时,循环捕获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效果,循环使用5次后,对重金属离子的捕获效率仍可达到80%以上。第六章万古霉素修饰石墨烯-磁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抗菌性能研究通过酰胺化反应,进一步对GO/Fe3O4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功能化修饰制备了万古霉素修饰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抗菌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通过革兰氏阳性菌枯草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修饰了万古霉素的GO/Fe3O4纳米纳米复合材料比万古霉素具有更优的抗菌性能,其在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中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低达3.9和2.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