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机械化经营模式与人工经营下的毛竹笋用林,分析其对毛竹生长的生理、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的差异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经营模式下毛竹林地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发现无论从指标的动态分析还是模式比较中,机械化经营都比人工经营能为毛竹出笋成竹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土壤整体呈现磷素残留过高,氮素缺乏。在综合土壤质量评分中,机械化经营得分均高于人工经营。(2)分析了不同经营模式下的毛竹笋用林地下鞭数量特征及鞭侧芽数量,发现笋用林的竹鞭生长主要受土层深度和鞭龄的影响,鞭侧芽生长主要受鞭龄的影响。垂直分布规律中,人工经营的各数量指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机械经营的处理D1(条带挖除宽度1 m,并挖除条带内立竹和竹鞭)和T6(加客土厚6 cm)则不遵循此规律。不同鞭龄的各数量特征指标,总体呈现随鞭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机械化经营的鞭侧芽数量高于人工经营。(3)对12a生鞭侧芽进行四种生长素检测,试验检测到高浓度的GA3,表明GA3对竹鞭侧芽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而IAA含量低于GA3。机械化经营的加客土处理T2、T4(加客土厚2 cm、4 cm)鞭侧芽的ZT、GA3及IAA激素含量较高,处理T4的鞭侧芽ABA含量较低;机械化经营的层状处理C1、C2(去除深度015 cm、025cm内的竹鞭)鞭侧芽的GA3和IAA激素含量较高,处理C2的鞭侧芽ABA含量较低。(4)毛竹叶片SPAD值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叶面积指数则基本不发生变化;不同处理下的毛竹SPAD值、叶面积指数及春笋产量三者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SPAD值与春笋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5)机械化经营比人工经营,提高了89倍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85%。通过分析比较3年的笋产量与经济收益的差异,发现随着经营年限不断增加,春笋的差异性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