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度曲”是汉代便已出现的一种文学创作形式,指精通音律者创制新曲,用以作歌唱的曲调,然后再自填文辞的创作方法。这一概念潜在地印证了中国文化中音乐与文学的相生相随,也鲜明地呈现了二者的共生关系。词是一种典型的言词乐章,内在的抒情性表征为外在的音乐性,外在的音乐性又影响着内在抒情性的组织结构。南宋时期,雅文化与俗文化达到了一个奇妙的平衡——在都市坊陌间,中国本位文化进一步发展,导致复雅思潮风行;而在文化复雅的潮流中,雅与俗又呈现弥合之状。复雅,即是要求音乐创作实现中正平和,文辞创作实现清空雅正,新的词学审美理想开始出现。这一审美理想,加上当时词乐分离的冲突,为词的重新定体创造了文化环境。以姜夔为代表的文人群体致力于在复雅的基础上亲自谱曲作词,恢复词作为音乐艺术协律应歌的传统,文人自度曲在这样的背景中重新焕发生机。姜夔的十七首自度曲旁谱能够为今人的研究提供部分依凭,史达祖、吴文英等词人的自度曲虽仅存文辞,但汉字天然的韵律依然能够追寻到音乐流动的轨迹。从微观上看,首先,文人自度曲多用七声雅乐音阶,以变徵声为主要标志;同时兼用大三度、小三度音程,使乐曲行进中又具有燕乐歌曲的流畅丰满。其次,文人自度曲的平仄四声要与音乐的起伏走势相配合,韵位的疏密也要与声情相关,在字声上体现美听的音乐效果。第三,宫调包含了调高与调式,其选择与意境相符合,自度曲的音乐性由此开始向文学性进发。从宏观上看,文人自度曲的节奏开始由燕乐的繁促逐渐转向涤荡,给人以雅乐般庄重典雅的听觉感受。为避免一字一声的呆板,又增加迂回音、延长音等装饰音,以达平衡;在旋律和曲式结构上,一般表现为单二部曲式,上下两段各自承担叙事、抒情等不同的表意功能。自度曲因是由文人亲自谱曲、亲自填词,故能使声情与词情相得益彰。在自度曲的创作、表演过程中,无不体现着南宋文人“情理入于性理”的美学理念。南宋后期的宗教氛围是自度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在文人群体对性、理、情的关注中,同样充盈着人与乐、人与器、心与物的共融,而这些具有主体间性的审美想象最终归于含蓄隽永的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