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双打金牌到2011年单打大满贯赛场上李娜的法网捧杯,中国女子网球走过了全面发展并飞速进步的十年,已经隐隐成为了亚洲网球的新希望和领军者。但我国女子网球运动的竞技能力在提高的同时还存在着隐忧,除李娜、郑洁、彭帅等几个顶尖选手之外,我国其他女子或者男子选手在国际比赛中再无建树,我国选手要想取得进一步突破的成绩,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现有的训练体制,另一方面更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加深对女子双打制胜规律的进一步认识,突破现有的训练理念,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本研究立足于对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双打选手与国外优秀女子网球选手竞技过程在中前场技战术运用特征和机会球以及关键分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旨在通过对我国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在创造、利用、把握机会球以及心理意识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找出我国选手在此方面的不足,突破技术瓶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们高水平女双运动员的比赛能力,以期在今后的大赛和训练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以截止于2012年12月19日WTA官方网站公布的WTA排名前列的7对国内外优秀女子双打选手组合佩内塔/杜尔科、雷蒙德/胡贝尔、埃拉尼/文奇、佩斯克/斯莱伯尼克、金九慈/舍夫多娃、大/小威以及我国优秀女双选手郑洁/彭帅等14位女子网球选手在2011-2012年度的32场次WTA顶级巡回赛及以上级别比赛中的中前场机会球技战术运用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录像中出现的中前场击球时使用Windows movie maker2.6软件将此分完整截取,然后观看截取的录像对发球、接发球、底线抽击球、网前截击等技术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利用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11/12中对女子双打项目建立的中前场技战术观察模型,对上述7对女子双打选手的基本竞技状态特点、中前场击球在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的频数和频率分布的特征,主动、被动来到中前场次数分布特征分析以及在中前场区域内创造、利用把握机会球的技战术特征进行数据统计与理论分析。经过数理统计和整理,对国外优秀选手与我国优秀选手郑洁、彭帅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在女子双打比赛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63.25%的中前场击球在发接发及发接发后的抢攻阶段产生,发球、接发球是中前场技战术运用的起点和重点,比赛的开始阶段积极的建立进攻态势对比赛的胜负有积极的影响。2.当今国外优秀女子双打选手通过发球创造中前场球,右区的创造的比左区多,且选择发右区外角和左区内角后来到中前场频率较高。我国优秀女子发球创造中前场球的能力较弱,尤其是在左区发球时。3.郑洁/彭帅组合在相持中重复落点后积极变线创造机会球的能力很强,方式过于单一.4.在相持阶段,郑洁/彭帅面对双前击球明显缺乏攻击性,也就很难创造机会。彭帅在这阶段上网的意识较弱。5.我国选手在中前场总赢球率和非关键分赢球率高于国外选手,但在中前场关键分能力的把握上我国选手比国外选手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