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三峡库区柑桔采后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so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水果生产中,柑桔是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水果,在我国南方农村产业结构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柑桔也是重庆市栽培的重要水果。采后技术专家估计,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新鲜水果蔬菜在消费前的损失率为15%~25%,有的甚至高达25%~80%,这种情况在热带地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显得尤为严重。 温度是影响果实代谢过程、品质与贮藏寿命的重要因子。通过适当的温度处理可有效保持果实的品质、延长贮藏寿命。本文通过温度等柑桔采后的对果实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关系深入调查分析,将会对提高长江柑桔带柑桔果园的整体生产水平,无公害柑桔园的建设等起重要的参考作用,也将对柑桔的采后生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从柑桔采后呼吸强度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较长时间的室温贮藏对呼吸强度有刺激作用。但夏橙例外,可能与采收时温度条件有联系。初期贮藏温度较低(4℃)也对柑桔果实呼吸有刺激作用。 柑桔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强弱与活性氧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调节SOD活性的变化来控制活性氧的产生速率,清除柑桔贮藏过程中的自由基。不同膜保护酶在贮藏期间的变化超势也有差异,不同温度的贮存结果表明其中SOD和CAT(过氧化氢酶)在控制活性氧产生中的作用可能更大。POD(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则较为复杂。 间歇升温可以刺激柑桔呼吸强度的升高,膜保护酶活性的增强,同时抑制了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了果皮的电解质渗漏率,但间歇升温也消耗了较多的呼吸底物,其在柑桔果实贮藏中的利弊还应据实践中的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柑桔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在衰老进程中均不断下降,但可溶性糖则表现不一致,表明衰老进程中糖代谢和相互转化的复杂性。 乙酰水杨酸(ASA)处理可刺激贮藏初期呼吸强度的升高,对各种可溶性糖类的转化
其他文献
花粉及花药发育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高等植物的小孢子发生发育及花粉成熟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基因的协同表达,其中某个基因的结构或表达发生变异,都将导致雄性不育。很多高等植物中都存在着雄性不育现象,对雄性不育突变体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殖规律,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潜在的农业应用价值,如雄性不育的利用。1996年,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通过太空诱变处理川单9号种子获得了一份雄性不育突变
干旱、盐碱等非生物逆境是制约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特别对于我国的小麦生产,由于北方小麦主产区大多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改良主栽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对于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基因枪法将来自于大豆、棉花的GmDREB1和GhDREB基因转化山东主栽品种济麦19、20,获得再生植株256株。T0、T1代PCR检测证实基因可以稳定遗传,其中部分转基因植株
干旱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逆境之一,随着全球水资源的短缺和粮食危机的加剧,培育节水抗旱杂交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般水稻栽培品种的异交结实率低,为提高杂交制繁种产量,需要选育高异交结实率的不育系,其中柱头外露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来源于沪旱1B/Ⅱ-32B和沪旱1B/K17B的两个F2群体,对水稻柱头外露率的遗传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沪旱1B/Ⅱ-32B为两亲本的F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