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需应用止血带的下肢手术病人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定、氯胺酮或以及上述两种药物复合。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氯胺酮组(K组)和右美托咪复合氯胺酮组(D+K组)。给药后,查5个时间点的各组血气分析结果和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呼吸指数(RI),血红蛋白(Hb),平均动脉血压(MAP)。比较四组不同时点的数值。记录各组术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对止血带引发的下肢手术病人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效果。 方法:择期单侧下肢手术病人(需要止血带)40例,ASAI~Ⅱ级,年龄35~65岁,体重指数18~28kg/m2,性别不限,使用止血带时间1~1.5h。病人术前无明显的原发性心、肺、肝、脑、肾疾病,无糖尿病;术前一周内没使用氧化剂或抗氧化剂等药物;无椎管内麻醉禁忌。按随机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氯胺酮组(K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组(D+K组)。手术前开放静脉通路,右侧桡动脉进行Allen试验,试验呈阴性后使用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术中常规监测血压(NI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准备患者体位进行半身麻醉。于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使用0.5%布比卡因。麻醉平面稳定后准备预先给药。四组患者分别给药。D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1ug/kg,10min注射完毕;K组:静注氯胺酮0.25mg/kg;D+K组: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静脉给药,剂量及给药方式分别同D、K组;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均于上止血带前完成给药。于上止血带前(T0),松止血带后(T1)30min、2h(T2)、6h(T3)、24h(T4)时抽取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记录5个时间点的各组血气分析结果和观察生命体征包括:PaO2,PCO2,P(A-a)DO2, RI,Hb,MAP。 结果:四组手术患者在术中的生命体征均为稳定正常,麻醉及其手术的过程均顺利。四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情况、体重指数、止血带充气时间和手术类型构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MAP和Hb的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T0时PaO2、PaCO2、P(A-a) DO2、R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PaO2、P(A-a) DO2、RI在T3时间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K组、D+K组T3时PaO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A-a) DO2在T3时间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RI在T3时间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K组、D+K组T3时PaO2升高,P(A-a) DO2和RI降低及其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时,D组、K组、D+K组各时间点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有不良发生,C组有恶心、呕吐、烦躁、寒战不良反应共有5例,K组有发生恶心与烦躁不良反应共3例。与C组比较,D组,D+K组术中恶心、呕吐、烦躁、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氯胺酮及其复合预先使用均可有效改善下肢手术病人松止血带后的肺换气功能。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并且可以降低术中出现恶心、呕吐、烦躁、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使用氯胺酮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