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被认为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癌症治疗中最具前景的一种新方法。光敏剂是光动力治疗的核心物质,光动力疗法的提出、发展及应用都是随着光敏剂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目前,光敏剂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制约着PDT的应用。光敏剂治疗后,还存有光敏副反应,需要一定的避光时间,其吸收波长<700 nm,组织穿透深度受限,而PDT治疗深部病变或瘤体较大的肿瘤需要具有在红外/近红外光区长波长吸收的光敏剂。本论文选择光合细菌中的细菌叶绿素a作为前体,目的在于研究具有在红外/近红外光区长波长吸收的稳定的金属细菌叶绿素a及细菌叶绿素a的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作为潜在的光敏剂。(1)采用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薄层色谱作为分析手段,得到细菌叶绿素a提取分离的有效方法:用甲醇从光合细菌菌体中直接提取,二氧六环蒸馏水沉淀,经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2)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法,红外光谱结合核磁共振谱作为分析和表征手段,对锌细菌叶绿素a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从而扩展到金属细菌叶绿素a类的合成方法:二氯甲烷/甲醇溶液(1/1,v/v)作为反应溶剂,按摩尔比1/80的比例加入脱镁细菌叶绿素a和醋酸盐,加热,充氮气回流反应3h。反应结束后,经硅胶层析柱分离。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吸收波长可达到770 nm左右,有效完善了现有光敏剂的不足。(3)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结合核磁共振谱监测分析,得到细菌叶绿素a的环酐类化合物细菌红紫素a丙酯的合成分离方法,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细菌红紫素a丙酯的吸收波长可达到813 nm,而目前临床试用的红紫素类光敏剂,多在650~700 nm处有一强吸收峰,吸收波长明显红移。(4)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结合核磁共振谱监测分析,得到细菌叶绿素a的N-环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方法,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其吸收波长可达到822nm。(5)Zn-BPhe a对HL-60细胞的PDT处理中分别加入羟基自由基(HR)相对特异性的淬灭剂甘露醇(D-Mannitol,OM)和单线态氧(1O2)相对特异性的淬灭剂叠氮钠(Sodium azide,SA),以淬灭Ⅰ型反应和Ⅱ型光动力反应所产生的相应活性氧分子(ROS),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合Annexin V和PI双染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研究Zn-BPhe a的光动力反应及其对HL-60细胞死亡方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BPhe a对HL-60细胞的光动力反应可能以Ⅱ型为主,光动力反应所产生的1O2以导致细胞坏死为主,HR以导致细胞凋亡为主。(6)通过测定光动力治疗前后,HL-60细胞存活率,膜抗氧化酶活性,膜流动性及膜封闭度的变化,研究PDT对HL-60细胞膜功能的影响,对Zn-BPhe a的PDT致细胞死亡机理进行探讨。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活性,试剂盒测定Na+,K+- ATP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荧光偏振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结果表明,HL-60细胞在进行PDT后,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同时Na+,K+-ATP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荧光偏振度增大,微粘度升高,细胞膜流动性降低,以上细胞膜功能的变化是HL-60细胞损伤的重要信号,同时说明细胞膜是锌菌绿素a光动力反应的重要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