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图像分析和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人脸图像分析是一个具有很高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人脸图像 分析的内涵非常广泛,包括人脸检测、人脸识别、表情识别、口形识别、视点 跟踪、人脸编码以及人脸图像合成等方面。本论文重点研究了人脸及表情的特 征提取与识别问题,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脸图像特征提取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编码的人脸整体特征提取方 法。稀疏编码是一种基于非监督学习的算法,它适合描述具有非高斯分布的 数据对象,能够有效地消除图像象素点之间的冗余,并具有内在的聚类特性。 稀疏编码能够增加图像特征的类间距离,因此效果要优于传统的特征脸方 法。 2.为了减少稀疏编码的计算复杂度,利用人脸图像能量分布的特点,提出了一 种基于DCT 变换的加速算法。针对稀疏编码能量函数收敛点容易受到基函 数初始值干扰的缺点,利用稀疏编码基函数的聚类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 糊C均值聚类的基函数初始化算法。经过模糊C均值聚类初始化后的基函 数能够让稀疏编码的能量函数收敛到一个更有利于识别的局部最小点,试验 结果表明特征的分类性和稀疏性都得到了提高。 3.针对传统稀疏编码未对特征的类内距离进行有效约束这个缺点,提出了两种 基于再励学习的稀疏编码算法。在基函数的训练过程中,通过引入训练样本 的类别信息来限制特征类内距离的增加,用这类方法获得的特征既有较大的 类间距离,又有较小的类内距离,识别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试验证明, 基于再励学习的稀疏编码的识别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稀疏编码。 4.为了减小自动表情识别中由基准点误差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ICA 和2D EHMM 的人脸表情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这种方法利用ICA提取人 脸表情差分图像块的独立特征作为EHMM 的观测向量,然后通过2D EHMM 对这些独立特征进行建模。和基于PCA以及DCT的特征提取方法相比,ICA 特征的独立性有助于提高识别的性能。由于2D EHMM 模型在观测值发生 一定范围变化时仍能够保持状态不变,因此该算法对人脸基准点定位误差具 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5.在攻读博士期间还初步实现了一个实时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完成 人脸检测、特征提取、在线训练和识别。 I
其他文献
科学计算可视化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象处理技术,将科学计算得到的数据转化为图形、图象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可视化将数据所代表的自然现象
本论文针对一套典型的柔性制造实验系统,本着面向生产实际和面向用户的原则,在Windows环境下,对该系统的加工过程自动规划和仿真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在本文的开始,对该柔性制
<正>2014年9月26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西部中医药》杂志再次入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各项指标
对五指山森林植物的病害调查结果显示各类病害发生普遍。共计发现病害205种,其中真菌病害185种,涉及52个属,叶斑病,煤污病,锈病以及黑痣病等为主要病害类型。寄主植物总共发现137种,主要为木本
通过对主题公园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指出主题公园研究中品牌化研究较为匮乏。而中国主题公园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主题公园存在的生命周期短暂性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品牌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基本原理,分析了节能管理中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侧重分析了作为委托者的政府与作为代理人的企业在节能问题上的理性水平差异,以及由此决定的双方在行为选
在经典塑性理论中不包含长度尺度,因此无法解释实验中的尺寸效应现象:而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微米和亚微米量级的设计、制造问题;以及为韧性材料中的解理断裂现象提供一种合理的
本论文对单畴铁磁和反铁磁颗粒中的宏观量子相干和隧穿现象,以及 宏观量子共振相干现象中的拓扑相位干涉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希 望有助于
目的:建立茯苓多糖中总糖含量及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和咔唑-硫酸比色法进行操作,于分光光度计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OD值。结果:95%醇沉茯苓多
<正>郑州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开普")一直专注于智能一卡通系统的软件及各种智能终端的研发、生产、集成、销售和服务,是国内最早从事智能一卡通系统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