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最早亦最主要的商品,茶叶的生产外销形态就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反映。对中国茶叶外销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中外关系的研究,而且也利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广州是广东重要的港口,也是全国外销茶的重要口岸之一,研究广州茶叶外贸更具代表性,也更具有典型意义。已有的关于广州茶叶贸易的研究,虽然有的研究很深入,但相对来说视野不够开阔。这些研究或者是论述广州与某个国家的贸易,或者在时间上局限于某个时间段,或者是针对某个群体和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广州茶叶外贸的全貌。鉴于此,本文以清代广州茶叶外贸为研究重心,以广东地区经济为考察对象,探讨广州茶叶外贸的兴衰及其社会影响,从整体上把握广州茶叶外贸与广东地区经济间的关系。本文以大量史实和数据为基础,系统阐述了清代广州茶叶外贸发展的基本情况,探讨了茶叶出口贸易发展和衰落的原因以及社会影响。根据广州茶叶出口量的变化及在全国茶叶出口中的地位演变,广州茶叶出口贸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清代前期广州茶叶外贸的兴盛时期,此时期广州茶叶出口量迅速增长,在总贸易中占有绝对地位,茶叶外贸的兴盛对中西方都产生较大的影响。第二阶段为茶叶出口量增长的短暂繁荣期(1842—1851年)。1842—1851年,广州茶叶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虽然呈下降趋势,但绝对数量仍较鸦片战争前有较大程度的增长,而且在全国的出口比重仍占据首位。这一时期,广州茶叶外贸继续保持繁盛的状况,进入茶叶出口量增长的短暂繁荣时期。第三个阶段是失去贸易垄断地位后的衰落期(1852—1870年)。50年代后,由于上海、福州、汉口等口岸的茶叶外贸日益兴盛,广州便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茶叶贸易优势。第四阶段是从曲折发展走向最终衰败期(1871—1901年)。1870年,广州茶叶出口降至最低点,1871至1885年出现反弹,其发展趋势呈曲折性,但终究未能摆脱衰败的结果。从茶叶出口的绝对量和比率上来看,四个时期的茶叶外贸年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显示出了广州茶叶外贸发展衰落的整个过程。本文在阐述论文观点时,引用了大量的地方志和海关资料,并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资料。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注重用数据来说明观点,在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形成图表,如散点图、直方图、箱形图等。在分析数据时,采用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使文章观点更清晰明了。在方法上突破了一些局限,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通过本课题清代广州茶叶外贸的兴衰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广州茶叶外销与广东地区经济间的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规律。今天,广东省仍然是中国的产茶区之一,其广州茶叶外销也蒸蒸日上。在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与国际交流加强的形势下,如何促进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地方与国际经济合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当今广东乃至全国的茶叶外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