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对于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强大的影响和干预能力。媒体在选择和重组信息时所渗透的倾向,以及通过评论等形式明确表露的观点,都将对受众的认知、判断、感情和意见等发生强烈的作用。然而,媒体对于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并不是被动地反映这件事的全貌,而是主动地利用自己的框架来建构事件,从而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之间接受媒体的观念和法则。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运行至甬温线双屿路段,与前行的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发生追尾事故,造成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车辆脱轨,D301次列车第1至第5位车辆脱轨。这次事故共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达19371.65万元。事故发生后,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然而,同样是关于这次事故的报道,不同媒体的报道在消息的来源、新闻素材的选取和报道的倾向性等方面却多有不同,传递给受众的是不尽相同的媒介镜像。在关于这次事故的报道中,我国的媒体是如何选择信息和报道新闻的?不同媒体的新闻框架之间存在着哪些异同?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指导,将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等方法相结合,选取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关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报道作为样本,对于媒体的报道数量、新闻体裁、消息来源、新闻主题和报道基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媒体在报道“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时,虽然其各自的框架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在消息的来源、新闻报道的主题和报道的基调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所建构的框架也不尽相同。同时,本文还针对不同媒体框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于本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进行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