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性角度看《美生华人》中的华裔主体性再现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r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视觉文化的研究背景下,视觉性所包含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以及内在的图像建构功能逐渐被重视起来。因此,本文聚焦美国华裔漫画作家杨谨伦的图像叙事作品《美生华人》,从视觉性的角度出发,分别梳理了王谨、钦西、孙悟空三条交汇的图像叙事与华裔主体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主体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运用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去殖民语境下提出的三种视觉性手段——分类、隔离、美化,发现了王谨在白人居多的校园生活中首先是被归类为未开化的新移民形象,接着被长时间隔离在一定的校园空间里,最后便选择抹去自己所有的华裔印记,幻化出一个理想的白人形象。由此,王谨失去了“看的权利”,陷入了华裔身份的认同危机。第二章运用W.J.T.米歇尔提出的图像生命论说明了钦西身上的刻板印象就像是僵尸一样,其对少数族裔的伤害是深远长久、难以磨灭的,而破除刻板印象的方法则是逼迫王谨去戳破美国主流社会为钦西戴上的这副矛盾且诡异的假面具。此外,杨谨伦用情境喜剧的叙事方式来展现刻板印象的建构性,让王谨重新“看见”伪装之下的自己。第三章运用米歇尔的第三类辩证多元的“元图像”,论证了孙悟空与钦西刚好相反,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多稳态形象。杨谨伦通过杂糅中美文化的叙事风格塑造了一位华裔孙悟空,不仅向王谨传达了自我接受的重要性,还强调了身份的流动性与多元化。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杨谨伦运用三种不同的视觉性角度,依次再现了作为美国移民第二代的华裔男孩王谨,从遭遇身份认同危机,到认识刻板印象的建构性,再到接受自我的转变过程,即通过塑造孙悟空和钦西一正一反的形象,让王谨摆脱二元思维,以多元视角看待自己的杂糅身份,并因此重新建立了华裔主体性。
其他文献
文学是传递民族文化的一种很好的载体,所以,研究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情况可以有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目前,绝大多数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由英语国家完成,在为数
本研究借助语块理论,把虚词和语块理论相结合,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虚词难教难学的问题。为此,我们给出了“汉语虚词框架语块”的定义,并依据《现代汉语虚词词典》整理出符合
最近的研究发现,乙酰化的营养素感应肽ghrelin不仅是一种内源性饥饿激素,还是慢性压力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各种慢性应激刺激均可显著提高血液中乙酰化ghrelin的水平。乙酰化的g
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移动业务的流量也随之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态势,可用的频谱资源也变得日益稀缺。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频谱资源难题,许多优秀的通信技术应运而生。首先,认知无线电技术共享频段传输的思想,可以极大地提升频谱的利用效率,有望缓解当前频谱资源面临的困境。然而目前的认知系统大多基于半双工模式展开,而半双工的认知系统需要两段不同频率的频谱作为支撑,加大了系统对频谱资源的需求。相反地,
背景: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通过手术,或者辅以放疗和化疗,患者预后依然不容乐观。一线化疗药物替莫唑胺的应用虽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是频发的耐药
贡宝拉格苏木是从清朝时期的太仆寺左翼群演变而来的,是太仆寺旗唯一的蒙古族聚住的以放牧为主的苏木。贡宝拉格苏木的人口大概有六千多人,其一半的人口在外地生活。据了解本
研究背景正畸临床工作中推磨牙远移一直以来是开辟牙间隙和改善II类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上颌牙列的后退不仅要考虑到上颌结节矢状方向的大小,还要考虑上颌结节的高度、
托马斯·米德尔顿是一位在喜剧、悲剧和历史剧领域都成果斐然的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1624年八月,《棋局》成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米德尔顿最成功同时也是最受争议的剧作。这部
无线电环境地图是一个综合信息库,可融合、存储多维的无线电场景信息,其概念自提出至今已得到IEEE、ITU-R、ETSI等相关标准文件的采纳或引用,被认为是未来认知无线通信网络的
在二语习得领域,语音一直被视为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因此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领域中层出不穷,但其中大多数的研究主要是从对比分析、中介语和偏误分析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