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欺负行为是儿童与同伴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攻击行为。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儿童与同伴之间发生推搡、抢夺、嘲笑、排斥等不同表现形式的欺负行为。甚至不少儿童长期忍受同伴的欺负并表现出退缩、焦虑、同伴拒绝等诸多问题,而有的儿童则借助自身优势或群体优势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并表现出攻击性倾向,无论对欺负者、受欺负者还是旁观者都会造成消极影响。对卷入欺负行为的儿童的认知过程考察将有助于我们充分了解儿童欺负行为发生的根本动机,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干预策略,改善儿童行为,达到干预的最佳效果。归因(Attribution)是人类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推测和因果解释。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者认为,具有欺负行为的儿童存在社会认知上的缺陷或偏见,倾向于将他人的意图归因为敌意意图而导致行为问题的发生。[1]近期有研究者发现,欺负者的工具性动机(如获得社会地位或获取他人物品)会诱使他们欺负他人。[2]因此,从归因的角度探究儿童欺负行为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欺负行为发生的本质特点,及时掌握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积极的归因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选取三所幼儿园共185名4-6岁儿童为被试。其中,中班102名,大班83名。被试中男孩名98名(占53%),女孩87名(占47%),被试最小年龄3.96岁,最大年龄6.95岁,平均年龄5.03±0.82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4-6岁儿童对欺负行为的归因进行质性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儿童欺负行为的建议和策略。研究结果:第一,4-6岁儿童将欺负行为归因于欺负者、受欺负者、社会环境,另有部分儿童不会归因。第二,4-6岁儿童对欺负行为的归因无年龄差异。第三,4-6岁儿童对欺负行为的归因无性别差异。第四,不同欺负角色类型儿童对欺负行为的归因存在显著。与受侵害者相比,欺负者、未参与者都倾向于将欺负行为归因于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