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肽是由α-氨基酸依次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活性肽广泛分布于生物界中,起着各种各样的调节作用。其中多肽C-端衍生物能够提高耐酶解能力,增强稳定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自1963年Merrifield采用固相合成多肽以来,C→N方向合成多肽的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很少有研究尝试进行反向N→C合成多肽。反向合成具有直接合成多肽C-端(酰胺、酯类、酮类、醛类)衍生物的巨大优势。
本文通过将转移活化酯缩合(TAEC)技术与Fmoc固相多肽化学合成方法(Fmoc-SPPS)有效结合,对实验中各种反应条件进行探索、比较和优化,建立了反向固相多肽化学合成(ISPPS)新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新方法合成了5个三肽C-端衍生物及片段缩合合成十二肽,验证了该方法既保留了传统TAEC技术与Fmoc-SPPS的优势,又可以有效弥补正向固相多肽合成方法(SPPS)难以直接合成多肽C-端衍生物的弱点。新方法在进一步开展多肽C-端衍生物合成和C-端片段缩合方面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研制满足TAEC技术及Fmoc-SPPS方法需求的系列新型氨基酸酰肼衍生物作为ISPPS的构件;(2)合理设计Linker,并将其连接于树脂上;(3)将转移活化酯缩合技术与Fmoc-SPPS有效结合,建立ISPPS新方法并应用于合成不同类型的多肽C-端衍生物;(4)优化实验中的反应条件,提高目标多肽C-端衍生物的收率与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