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Dermaseptin S4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与纯化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li1989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抗菌肽Dermaseptin S46串联体,并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抗菌肽Dermaseptin S4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方法:   1.根据抗菌肽Dermaseptin S4的氨基酸序列及真核生物偏爱密码子,推出Dermaseptin S4编码基因的序列,并将Dermaseptin S4基因通过连接肽(GATAGGTAGCG)将六个基因片段连接在一起,形成Dermaseptin S46串联体基因,并在六串联体的两侧分别加上了Xbal和SalⅠ的限制酶切位点,设计出目的基因,并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将Dermaseptin S46串联体基因合成。    2.将抗菌肽基因Dermaseptin S4六串联体克隆到BAC-TO-BACTM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pFASTBac1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6Dermaseptin S4,抽提重组质粒测序鉴定。    3.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到DH10Bac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经蓝白筛选,挑取阳性重组菌落,抽提重组质粒以通用引物RV作为引物进行PCR鉴定。   4.获得重组成功的Bacmid DNA,并转染昆虫草地夜蛾(Bombyx mandafina)St9细胞出现病变后,收集含有重组病毒颗粒的培养上清,重新感染草地夜蛾SD单层细胞,收集SD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再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5.用ProBondTM纯化系统(Invitrogen公司产品)采用非变性条件对抗菌肽Dermaseptin S4蛋白进行纯化。    结果:   1.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pFASTBac6Dermaseptin S4质粒。    2.1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见表达的目的蛋白带,分子量大小为27000,与理论值相符,灰度扫描显示,表达量约占细胞总蛋白的20.1%.Western blot显示目的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结论:成功构建了抗菌肽Dermaseptin S46串联体,并在昆虫细胞中经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得到成功表达,并进一步对目的蛋白进行了纯化,为下一步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在脊椎动物系统发育史中是两个重要的过程,高等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占有重要地位,性别受细胞内遗传物质影响较大。而对于低等脊椎动物,如鱼类,其性腺的分化
学位
在昆虫的免疫中,识别蛋白参与到对病原体的识别中。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是先天性免疫的模式识别受体,其含有1个或者多个糖基识别域(carbohydrate-recognition domai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