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和郁达夫都是立于中国现代小说源头上的作家,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主题意蕴、人物形象、审美风格、意义与影响四个方面分析比较鲁、郁小说创作的异同。鲁、郁小说都与“五四”社会革命思潮紧密相联,反映了重大的社会人生问题。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反封建是其鲜明的社会主题;从人性角度出发,揭示人的情爱困惑、生存困境是其深沉的内蕴主题。为人为文的真诚,使鲁迅在关注国民精神的改造时不漠视个体的幸福追求和物质利益,也使郁达夫在关注个体的幸福追求时不漠视祖国的命运和需要。他们在小说中都宣扬个性解放,探讨人性的自由发展,叩问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和反思。鲁、郁不仅张扬了反封建思想,还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有性格深度的人物形象,通过描绘他们的惨淡人生,揭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下层劳苦群众在生存重压下的呻吟,并挖掘他们精神上埋藏的光耀,在他们身上投下历史和现实的浓重阴影。鲁迅和郁达夫,一个以冷峻理性、深刻剖析而卓绝于世;一个以忧郁感伤、直露抒情而称名文坛,他们分别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现实主义和浪漫抒情主义的先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思充溢于鲁、郁的小说,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民族的心音。鲁、郁都先后留学日本并领受了外国文化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鲁、郁的“自叙传”小说,是对传统文学的突破,并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心理描写技巧作出了开创性的探索,还给中国小说的叙事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策略和原则。鲁、郁最早创作出了一批表达知识分子忏悔意识和悲剧意识的现代小说,《狂人日记》和《沉沦》可说是中国现代忏悔小说的奠基之作。与郁达夫偏于表现主观真实(真实感)相比,鲁迅更偏于表现客观真实(真实性)。如果说,鲁迅小说是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整体出发、从整个社会文化和国民精神的改造出发对当时的社会人生进行艺术表现,郁达夫小说则是从个体自我出发、从个体社会成员的幸福追求出发表现社会人生。总之,作为“五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鲁迅和郁达夫不仅为中国新文学提供了一系列具有经典意义的小说作品,还为中国文坛提供了两个独特而伟大的人格形象。他们的小说作品以强烈的时代气息、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个性色彩而成为“五四”文坛上的两朵奇葩,他们本身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两条不同的思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