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囊谦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板块,其形成演化涉及到高原的隆起、特提斯洋的演化等地学热点问题。因此,囊谦盆地的研究对于解析羌塘板块乃至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等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囊谦盆地内盐泉分布面积广,平均矿化度高。然而由于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高海拔的囊谦盆地盐泉研究很少。本研究通过2013年5月、2014年5月和2015年6月前后三次的青海南部囊谦地区盐泉的野外考察,在对囊谦盆地野外观测的基础上,选取并采集了达改、然木、牛日娃、日阿忠、多伦多、白扎、尕羊、然木、查哈等盐泉及周围河水样品。通过对盐泉水样的元素的组成分析和稳定同位素分析,对盐泉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相关研究,以期判断其物质来源,为盆地的演化提供相应的地球化学证据。通过对盐泉常量离子的研究发现,囊谦盐泉矿化度较高,变化范围从150g/L~294g/L,平均为254.6g/L,在空间上矿化度从西到东逐渐升高,水化学类型依据瓦式分类均为硫酸盐型。研究区盐泉的p H变化范围为6.84~7.75,平均值为7.17,呈中性。盐泉的出现以及盐泉元素地球化学表明囊谦盆地地下有含盐层存在,本区盐泉水中δ11B值变化范围在+3.55‰~+35.49‰之间,从北西向南东逐渐降低,平均为+16.92‰,远小于海水39.5‰,同时盐泉的Br含量也远小于海相蒸发盐的含量,说明区域地下盐层为陆相成因。通过对研究区盐泉水化学聚类分析发现盐泉元素大体分为三类:SO42--B3+-HCO3--Li+;Na+-Cl--K+-Br-;Ca2+-Mg2+。在Piper图中阴阳离子分别靠近Cl端元和Na端元,Na+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Cl-占阴离子总量的95%以上,因此推测盐泉的成因为溶滤类型,溶解的主要矿物为石盐,其次还有少量灰岩和石膏岩。囊谦盐泉的Na/Cl值分布在1.0左右或略大于1.0(>0.86,判断为溶滤卤水,<0.86,判断为沉积卤水)进一步说明囊谦盐泉的成因类型为溶滤型盐泉。囊谦盆地盐泉的硼含量与硼同位素组成呈明显的反比关系,呈现出低B高δ11B值端元和高B低δ11B值端元,结合其地质地理条件推断富B盐泉可能与火山岩的溶滤有关;此外,研究发现盐泉的p H值与硼同位素组成也呈一定的反比关系。总结出囊谦盐泉形成的地质地理条件为:a)区域地下含盐地层为盐泉提供了盐源:b)区内稳定的降雨量为盐泉提供了水源:c)囊谦地区广布的断裂构造为盐泉提供了输水通道:d)较高的地形高差为盐泉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