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多姿态人脸检测算法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检测是指确定人脸的位置和大小并对检测的人脸进行图像处理的过程。它是人脸自动分析处理系统的首要步骤,其速度和准确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在人脸信息处理、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研究领域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脸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在姿态多样、光照条件变化、图像背景复杂的情况下实现高性能的人脸检测成为研究的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人脸检测技术研究背景和意义,归纳和分析了目前常用的一些人脸检测算法。在广泛调研国内关于人脸检测的算法后。首先利用在YCbCr颜色空间对人脸肤色的聚类性,采用肤色分割法完成人脸候选区的检测,初步确定候选人脸区域。针对采用肤色检测法造成误检率较高的问题,本文采用改进的算法进行人脸检测。针对AdaBoost算法具有检测人脸正面效果较好的特点,为了能够利用两种算法各自优点,最后将肤色分割和AdaBoost算法的两种人脸检测方法相结合,即首先通过肤色模型对待检测图像进行初检,分割出图像中的人脸区域和类肤色区域,再将其作为AdaBoost级联分类器的输入图像,进一步用AdaBoost检测分类去除候选区域中包括的非人脸区域,实现准确人脸检测定位。这样既利用肤色信息可以加快检测的速度,又可以优化检测效果,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误检率。本文先在MATLAB软件平台上完成了对改进算法的研究和仿真测试,经过检验测试该算法的性能有了较好的提高,能够满足实验需求。之后,将该算法移植到DSP硬件平台上进行仿真实现,本文采用的硬件平台为ICETEK-DM6437-B评估模块,其中TMS320DM6437为硬件平台核心处理器,在CCS 3.3 DSP集成开发环境下编程实现系统功能,并利用其集成的实时操作系统DSP/BIOS进行了实时调试。对检测算法进行结合优化,最终实现人脸检测定位。经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人脸检测系统其人脸正确检测率可达90%以上,具有较好稳定性和很强的实用性,达到了基本的实时性要求,实现了预期目标。
其他文献
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广播事业建设的薄弱环节。模拟电视节目套数很少,而且同等功率的模拟发射机覆盖范围也相对数字发射机的小,通常只是集中覆盖主要
近年来,信号处理的理论与方法获得了迅速发展。事实证明,信号处理是推动众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独立分量分析技术(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ICA)是信号处理领域
煤油是航空航天发动机常用的燃料之一,其作为液体碳氢燃料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必须经过喷注、雾化、蒸发、掺混、点火和燃烧过程。其中,混合过程十分重要,煤油/空气(氧气)局部混合
福寿螺是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被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外来物种的“黑名单”,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对我国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通过问
硅薄膜材料和电池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开发低价、稳定和高效率的太阳电池是光伏研究的目标。微晶硅薄膜电池克服了非晶硅薄膜电池光致不稳定的缺点,而且与非晶硅电池组成叠层电池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研究花生抗旱生理是理论研究和农业生产应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植物干旱、高盐、
苯并呋喃衍生物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芳香杂环之一,被广泛用于医药、农药、材料科学等领域。许多具有苯并呋喃母体结构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或药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真菌、
基于序列图像的超分辨率复原是指由一序列互有位移的低分辨率图像来重构一幅高分辨率的图像。图像超分辨率处理技术可以克服图像采集设备的分辨率限制,充分利用多帧图像之间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阵列显示器,作为一种新型显示器件,与传统液晶显示器(LCD)相比,其轻、薄、省电、自发光、全固态等诸多显著的优点已经受到很多领域青睐,蕴含的巨大市场
随着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即将来临,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