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 年以增值税为中心的流转税制改革完成之后,当前作为我国两大主体税种之一的所得税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本文以《税制改革理论一般与中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展望》为题,对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实践与理论问题进行力所能及地探讨。全文由导论和3章组成,约3万5千字。导论部分,主要叙述文章的写作背景、运用的分析工具及行文逻辑体系。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是在世界税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文章紧扣税制改革的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运用市场经济理论及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第一章,考虑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建立较之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得税制建立最早的英国)晚一个世纪,这部分侧重叙述、评析了当今西方国家关于税制改革流行的两种理论派别即“供应学派”税制改革理论和“福利学派”税制改革理论。供应学派理论在税制改革上主要强调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增长,甚至可以认为“减税”是供应学派的代名词。本部分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时说明了“减税”理论是依据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为背景提出的,此理论成立至少暗含了个人所得税制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完善即由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畅通等等。而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转型经济国家不具备的。如果说供应学派强调的是税制的效率原则,那么,福利学派的税制改革理论则侧重于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本文有关的所得税制改革上,福利学派强调“宽税基及合适的税率”。它认为所得税宜采用累进税制:偏重于效率选择者倾向于累进幅度较小的累进税率,偏重于公平选择者倾向于累进程度较高的累进税率。理论结合实际分析部分,主要探讨了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改革时如何确定所得税税率形式。西方比例税率选择主要考虑的是税制简化及低成本,但是,我们不可忽略西方公司所得税比例税率选择的制度背景:西方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在整个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企业组织形式主要以股份制公司为主以及全方位、多角度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当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比例税率形式的主要弊端是税收收入的弹性小,差别比例税<WP=3>率有失公平。考虑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主要考虑我国目前中小企业(非规范公司制企业)为数甚多,折衷选择超额累进减速税率为宜。 第二章,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践与理论评析。由于我国在历史上一直以农业为主要产业,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实行产品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企业”几乎不存在,所以依存于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分配关系很不规范,至今仍未形成完备的体系。本部分简要地回顾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践历史,总结归纳起来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国家所有制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理论,表现在企业所得税上,要么是“以利代税”,要么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以税代利”。1988 年开始的“税利分流”试点从根本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双重身份,应该说这是在处理国家所有制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关系上的一个突破。本部分在理论上作者试图澄清马克思的“两权分离”理论与“税利分流”关系理论。马克思所讲的“两权分离”(货币资本与产业资本分离)并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前者是一种经营行为,后者是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的企业制度安排,属于经济制度范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制度演进或制度创新的结果。“税利分流”中,税收是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身份利用国家政治权力集中社会公共需求的手段,而利润分配的权力在于企业经营者,是属于企业财务管理范畴,对国有独资企业在理论上也不例外。利润分配与否、分配多少即“股息支付率”的确定应由经营者决定。作者认为这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重要内容。所有者只有通过市场行为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是规范公司制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三章,是对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具体建议。本部分首先介绍了各家对企业利润征税依据观点并加以分析之后,界定了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实体”论。改革建议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要求,企业所得税宜采用“法人所得税制”。理论上坚持“受益论”和“补充论”结合观点,模式上坚持“传统体制”与“以归集抵免为主体的减轻或消除股息双重征税的一体化体制”的结合。本部分具体分析是以主要税制要素为线逐一分析。1、纳税人界定问题上,我国目前企业 纳税人界定是按照“实体论”观点。纳税人的界定标准是以“独<WP=4>立经济核算”来判定,而不是按公司法中法人标准来判定。国际上通常将所得税分为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西方国家政府一般只对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等法人组织征收公司所得税,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以公司的名义交纳所得税。既然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市场主体也应向单人业主制(独资企业)合伙制和公司制 方向规范,必然要将现有的企业改造为现代企业。而“独立经济核算”的三个判定条件缺少有限责任和自负盈亏的实质性条款,背离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具体操作上总分公司只有一个法人实体,宜采用汇总纳税和直接抵免法,母子公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实体,宜采用分别纳税和间接抵免法。2、应税所得界定问题上,重点突出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