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职业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不再只是掌握一门技术,胜任相关工作,完成某些任务,职业能力的内涵已经从职业技能拓展到了知识、技能、态度,继而出现了“关键能力”、“通用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等新名词,“双元制”模式、CBE模式、TAFE模式等职业能力开发模式应运而生。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高低是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女体育教师能否在体育教师中保持一定的比重,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城镇中学女体育教师是女性体育教师的特殊组成部分,她们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实现,有利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乃至影响到体育社会化对我国体育教育提出新的挑战所面临的问题。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株洲市几所城镇中学的女性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社会科学发展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体育科学理论的观点,融合其他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从职业能力的构成、职业能力的培养及研究、教师职业能力的构成及研究等进行分类论述。因此,全面提高城镇中学女性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定时进行评估,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搞好中学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的关键,对于中学体育课的改革与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在这基础上对影响城镇中学女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可定义为:是完成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以智力为基石: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知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活动所必需的特殊能力。2.女性体育教师在智力、生理和个性心理上有别于男性体育教师的方面。3.从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收入及婚姻状况等不同侧面对城镇中学女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4.城镇中学女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品德教育能力、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科研能力、掌握运用工具能力、社会体育活动能力等方面。5.目前影响城镇中学女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组织、家庭、职业及个人因素等方面。6.提高城镇中学女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包括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选择适宜的评价形式,编制适宜的评价问卷是解决城镇中学女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平等、独立、和谐的夫妻关系以及提高自身个人能力,适应社会意识,加强教师专业化教育,发挥女性职业优势以待提升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