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城镇聚集经济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_k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的动态过程,理解这种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里高度集中的现象的关键是引入聚集经济的概念,即假设在城市范围内存在报酬递增。因此基于城市聚集经济理论对浙江省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城市体系及其聚集经济效应的研究,对探索具有浙江省特色的农村城市化道路,促进浙江省城市体系的发展,优化城市规模,促进城市经济要素的空间聚集,有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以及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和促使农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变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系统评述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利用浙江省城市化发展数据考察了浙江省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及现状,分析了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探讨和分析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其次,根据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模型,实证量化了浙江省69个市、县的聚集经济效应,从整体上研究了浙江省大中小城市的聚集经济。再次,根据浙江省小城镇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对处于城市体系底层的小城镇的聚集经济效应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通过不同方面的研究来探索浙江省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浙江省农村城市化进程提出了自己的结论和判断。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城市等级中,城市规模偏小,尤其缺乏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能带动四周各县经济发展的中等城市,城市等级体系不完善,小城市经济实力不强,使得城市的聚集经济效应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浙江省小城镇的发展还处于粗放式的量的扩张阶段。小城镇区域空间聚集发展不足,小城镇布局上过分追求现实和眼前利益,降低了城镇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小城镇发展与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建设结合不够紧密,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小城镇人口规模过小,降低了资源要素配置的空间效率,与城镇经济规模要求相比相距甚远。本文的实证工作也支持了城市体系均衡发展的结论。在一个合理的城镇体系中,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在各自的辐射和影响范围内可以各司其职,相互作用,协调发展。 基于上述判断本文最后对浙江省农村城市化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实施有利于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镇集聚的政策,以要素的聚集为重点推进城市化进程,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必须有效地发挥好小城镇的经济聚集和人口聚集作用,通过小城镇带动,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
其他文献
以大豆品种南农99-6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α-萘乙酸对干旱和复水处理下大豆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抑制了大豆的生长,植株的生物量和叶面积的增长速率
目的评价国产甲、乙肝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对278名健康儿童和312名健康成人接种国产甲、乙肝联合疫苗 ,并与单价甲肝灭活疫苗和乙肝灭活疫苗进行对照 ,观察其免
正确认识和理解早期阅读教育的内涵及价值,为幼儿早期阅读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和有效指导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拟从分析早期阅读的内涵入手,全面阐述早
目的探讨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189例老年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全部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寒地黑土大豆轮作与连作不同年限土壤酶活性与相关肥力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和土壤C、N和C/N的变化。结果表明:大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一所高职院校教师网络教学采纳的认知数据探讨了影响教师采用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和
红色旅游是一项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旅游产品,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红色旅游项目开发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游客对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满意评价。目前,
公平,历来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社会目标。社会公平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平衡、和谐和稳定,是任何社会都应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人们对此进行系统地研究已有一百多年,期间又由于福特制的兴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随着个性化定制
过去三十年里,采购职能由管理职能转变为一项战略职能。战略采购作为企业提升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新兴而有效的工具,对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