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服务业是指国民经济运行中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行业,即国民经济行业中的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快速发展的服务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有力地推动了服务类职业教育的发展。学生阶段的职业理想是指学生对将来从事职业前景的规划与展望,它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密切相关。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正处于各种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深入研究我国中职生职业理想的现状,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本文以青岛市中职学校服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理想现状为研究对象,旨在以职业动机、职业规划、职业价值感、职业道德四个维度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摸清现状,掌握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力图引导职业学校服务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为职业学校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界定了职业理想、职业动机、职业规划、职业价值感、职业道德五个核心概念,梳理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奠定全文论述的基础。第二部分,立足于目前青岛市服务类专业中职生的职业理想困惑,主要从职业动机、职业规划、职业价值感、职业道德等四个维度,对我市服务类专业中职生职业理想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第三部分,分析青岛市服务类专业中职生职业理想现状,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内在动力与兴趣不高;二是部分服务专业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较弱;三是部分中职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价值认同感;四是部分服务专业中职生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四部分,针对服务类专业中职生在职业理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对策与建议。一是学校开展自强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学校家长企业合力,科学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三是家校有效沟通配合,积极提升学生职业价值感;四是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展开职业道德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