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深立井马头门围岩历时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awenxing8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井多呈现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压大等特点。由于深立井马头门位处矿井咽喉部位,设计断面大,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反复受到扰动,因此,深立井马头门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安全。针对上述技术难题,以确保深立井马头门围岩稳定和支护结构安全为目的,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开展了深立井马头门围岩历时稳定性分析、控制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试验室内展开深部地层砂质泥岩的三轴蠕变试验,在线性伯格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变参数非线性黏弹塑性伯格斯蠕变本构模型。它可以完整的描述砂质泥岩在较低应力水平和超过破裂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力学行为。采用莱芬博格-马奎特算法对该模型的蠕变参数进行了辨识,发现在同一级应力水平下砂质泥岩蠕变模型的轴向、径向应变参数有所差异,砂质泥岩的蠕变变形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数值计算二次开发时蠕变模型参数取值需要考虑不同应力水平下岩石蠕变的各向异性。(2)以淮南某矿副井马头门为原型,建立马头门大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结合深部地层岩石蠕变试验提出的变参数非线性伯格斯蠕变模型,进行了基于ABAQUS的用户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并应用于深立井马头门围岩历时稳定性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数值计算揭示了马头门围岩位移场和应力场分布规律以及塑性区的分布特征。指出随着时间推移和马头门的分步开挖,硐室围岩主要应力集中区呈现“历时三区转化”规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深立井马头门历时数值分析方法,可对马头门的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数值分析结果能够为深立井马头门围岩变形控制与支护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力依据。(3)研制煤矿深立井马头门大型三维物理模型试验装置,首次采用光纤、电法和电阻式传感器等联合测试系统,得到了煤矿深井马头门分步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场、位移场和松动范围变化规律。由光纤测试结果可知,井筒和马头门交界处围岩受井筒和马头门开挖影响显著,围岩受影响范围约300mm,相当于实际工程中的影响范围为15m;马头门两边围岩受影响范围约200mm,相当于实际工程中的影响范围为l0m。井筒和马头门开挖,引起围岩应力减少,距离马头门顶板2-3m处,围岩最小应力降为原岩应力的20~30%左右。电法测试系统所测得松动圈厚度基本为200mm~300mm,和光纤测试结果一致。(4)依据深立井马头门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揭示的围岩历时稳定性演化规律,结合工程应用监测结果,针对深立井马头门的地质条件、施工过程和支护结构设计,提出系列深立井马头门围岩变形控制技术。采用地面预注浆技术,加固马头门上下段井壁围岩及马头门大硐室顶底板围岩,提高软弱岩体的承载能力。从装药结构、爆破参数以及周边控界爆破技术等方面控制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在马头门大硐室与两侧后续巷道之间施工一排密集深钻孔,隔离邻近硐室施工和变形扰动对已支护马头门衬砌和围岩的稳定性影响。包括上、下口段井壁,深立井马头门两侧硐室衬砌混凝土的整体浇筑段长度由目前的3m左右加长到6-8m。将信号硐室和液压泵站等硐室支护结构与马头门支护结构同时施工,避免后续施工对已浇筑井壁的扰动影响。针对深立井马头门的围岩赋存深度、主要岩性和断面尺寸等因素提出连接段井壁和马头门硐室支护结构的分级策略。(5)将深部马头门围岩控制技术成功应用到两淮矿区的多对深立井马头门工程中。发现深部地层马头门支护结构的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变及硐室断面收敛变化曲线100天左右以后逐渐趋缓,马头门围岩与支护结构形成有效共同作用体,硐室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马头门附近硐室的施工容易造成深立井马头门变形加速,严重的会造成结构的破损,因此需要实时监测马头门大硐室支护结构的内部受力和表面收敛,必要时采取壁后注浆加固围岩和锚索梁加固衬砌结构等补强措施,确保深井马头门的稳定。伴随国内外煤矿资源采掘深度逐渐加大,深立井马头门围岩控制技术的应用必将得到重视和推广。
其他文献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这一实验教学在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并联系实际,提出
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具有频率低、易穿透、衰减小、不易被吸收等特点,在大气中可以传播较远的距离,其信号适合远距离观测,已在核爆、火山喷发、泥石流等灾害监测领域开
目的:探讨分析苯妥英钠治疗癫痫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0年6月接受治疗癫痫病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苯
针对花旗参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微生物污染问题,该研究对原料处理、生产流程、生产车间空气、食品接触面及产品微生物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