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药物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l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脑白质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病程多表现为复发—缓解型,多次复发后出现不可逆性功能障碍。MS是影响西方国家年轻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造成过早的劳动力丧失。近期的研究推断全世界的MS患者超过1百万人,估计欧洲每年花费在MS上的经费超过125亿欧元。而目前国内可选择的治疗药物有限,因此探寻国人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研究目的:通过对MS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药物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探讨急性期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以及缓解期不同治疗方法对于复发的改善差异,为更合理的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方向。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999年3月至2009年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瘸学科住院的诊断明确的急性期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共75名,及其中缓解期规律服药的47例患者。 二、研究方法: 按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甲基强的松龙加丙种球蛋白组、丙种球蛋白组,比较各组内治疗前后EDSS、BI、MRS有无差异,各组间有无差异,以及组间症状好转情况、显效速率有无差异。按缓解期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干扰素(利比)组、辛伐他汀加干扰素(利比)组及中药组。比较治疗前后的复发次数有无差异,以及各组治疗后的1年、2年复发率、复发间隔有无差异。所有数据均用SPSS1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治疗前后病例组内自身比较采用配对检验,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甲强龙组治疗前后,EDSS总分及各项分有显著性差异。甲强龙加丙球组治疗前后,小脑项、直肠膀胱项、视功能项、其他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EDSS总分、锥体项、脑干项、感觉项、大脑或精神功能项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丙球组治疗前后,EDSS总分及各项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组间EDSS差值及各项分差值无显著性差异。 2、甲强龙组、甲强龙加丙球组治疗前后BI、MRS分有显著性差异,而丙球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组间BI、MRS差值无显著性差异。 3、甲强龙加丙球组与甲强龙组相比,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程度、显效速率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4、缓解期随访1年时,干扰素(利比)组、中药组的复发次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随访2年时,辛伐他汀组、干扰素(利比)组、中药组的复发次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5、1年、2年随访的BI值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6、干扰素(利比)组首次复发闻隔、最短复发间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辛伐他汀组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7、辛伐他汀组治疗前后1年、2年的发作次数无显著性差异,干扰素(利比)组亦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1、多发性硬化的急性期,甲强龙、甲强龙加丙球、丙球治疗都是有效的,但甲强龙联合丙球治疗,与单独甲强龙治疗相比,对于患者EDSS及生活能力的改善并无更多益处。单独丙球治疗,与甲强龙治疗、联合治疗的比较有待大样本研究证实。 2、甲强龙联合丙球治疗,与单独甲强龙治疗相比,对于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未见更多益处,亦未见更快的显效速率。 3、缓解期使用干扰素(利比)可减少第1、2年的复发次数,效果明显。辛伐他汀对于减少复发次数可能有益,但显效较慢。中药可减少第1、2年的复发次数,具体疗效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4、缓解期使用干扰素(利比)复发间隔明显延长,辛伐他汀对于延长复发间隔并无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合并电解质紊乱与未合并电解质紊乱的一些临床特征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