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对象的现象学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ge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对象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是西方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象学就是由西方两千多年来的主流哲学中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论争引发的一场哲学运动。胡塞尔现象学突破了传统西方哲学对于个别和一般的割裂,从而形成了一般对象理论以及现象学方法。在《算术哲学》时期,胡塞尔力图从数的心理起源来解释数的根源,他把抽象解释为注意力的运用。在《逻辑研究》时期,胡塞尔在批判传统抽象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一般对象及其相应直观方式。一般对象又叫共相,就是种类的观念统一;观念化的抽象又叫本质直观,就是一种“在直观的基础上直接把握种类统一的意识”。在超越论的现象学时期本质直观或本质还原包括了“本质直观的变更法”。胡塞尔一般对象理论及其本质直观的把握方法对现代西方哲学,尤其对海德格尔和舍勒的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海德格尔用它来进行对存在的存在的理解,舍勒使用胡塞尔开创的本质直观的方法进行对价值的伦常明察。胡塞尔把握一般对象的方式与中国哲学也存在着相互亲近的机缘,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已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求,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
学位
景德镇人物瓷雕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起于建国后的1950年代。转型带来的是生产机制、创作观念、作品题材等一系列的变化。本文聚焦于生产机制的变化在转型中的作用。全民和集体
在现代社会由于实践负效应的出现,我们开始思考实践的合理性问题。实践出现的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指导实践的理性出现了问题。自古希腊以来,理性与人的行为的合理性问题,一直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