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鼠李糖乳杆菌TR08株抑制高血脂诱发炎症反应的机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8297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位居前三。高脂血症诱发的“慢性非可控性炎症反应”是形成AS的关键。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主要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是“肠-免疫轴”中发挥抗炎作用的重要调控因子。鼠李糖乳杆菌具有显著的抗炎功效,但其改善高血脂诱发的炎症反应的效果和机制仍缺乏研究。本课题拟在细胞和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靶向/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鼠李糖乳杆菌TR08株经“肠-免疫轴”途径改善高血脂诱发炎症反应的效果和机制。研究方法:1.收集33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样本和29例单纯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样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结合hs-CRP的水平,分析炎症指标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2.30只ICR小鼠平均分为标准饮食(NC)组、高脂饮食(HF)组和高脂饮食+鼠李糖乳杆菌TR08株灌胃(HF+LR-TR08)组。HF和HF+LR-TR08组小鼠同时给予高脂肪饲料喂养,HF+LR-TR08组小鼠另隔天给予1×10~8CFU/kg的鼠李糖乳杆菌TR08株灌胃。8周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的血脂指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检测小鼠血浆中3种主要SCFAs的浓度;q PCR法检测结肠内容物中埃希菌属、肠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细菌的含量,以及脾脏中IL-2、IFN-γ、IL-4和IL-10 m RNA的表达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血管壁的病理变化;超高效液相-高分辨淌度质谱(UPLC-IMS Q-Tof)技术检测小鼠血浆中代谢物的变化。3.预先使用2 mmol/L的NaAc、NaPc和NaB分别孵育THP-1细胞和HUVEC细胞24 h,再以50 mg/L的Ox-LDL刺激24 h。实验结束后以油红O染色法观察THP-1细胞内脂质沉积的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胞的凋亡率和活性氧水平;q RT-PCR法检测IL-1β、TNF-α、IL-10和TGF-βm 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LRP3、Caspase-1和Beclin-1的表达量,以及NF-κB p65蛋白在细胞核/细胞浆中的表达量;UPLC-IMS Q-Tof技术检测THP-1细胞代谢物的变化。研究结果:1.与单纯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炎症指标hs-CRP、IL-1β和TNF-α与血脂指标TC、TG和LDL-C存在显著的相关性。2.与NC组小鼠相比,HF组小鼠体重和血脂水平显著升高,达到小鼠高脂血症的判断标准;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管腔形状不规则,管壁厚薄不均,中膜层细胞排列紊乱,但未见有明显的脂质沉积和泡沫细胞聚集;脾脏内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肠内容物中肠球菌属细菌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双歧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细菌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但埃希菌属细菌的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HF组小鼠相比:鼠李糖乳杆菌TR08株对小鼠体重和四种血脂指标均无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小鼠主动脉血管壁增厚程度和中膜层细胞排列紊乱程度明显改善;脾脏中IL-2和IFN-γ的m RNA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而IL-4和IL-10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肠内容物中肠球菌属细菌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双歧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细菌的含量上升(P<0.05),但埃希菌属细菌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水平上升(P<0.05),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鞘脂代谢通路被富集。3.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NC组细胞相比,Ox-LDL刺激后THP-1细胞内红色脂质颗粒含量明显增多;THP-1细胞和HUVEC细胞的凋亡率、活性氧生成量、IL-1β和TNF-α的m 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IL-10和TGF-β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细胞核NF-κB p65以及细胞中NLRP3、Caspase-1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Beclin-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两种细胞分别经2 mmol/L NaAc、NaPc和NaB预先孵育后,与Ox-LDL组比较,THP-1细胞内红色脂质颗粒数量明显减少;两种细胞的凋亡率、活性氧生成量、IL-1β和TNF-α的m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L-10和TGF-β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细胞核NF-κB p65以及细胞中NLRP3、Caspase-1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Beclin-1的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代谢组学结果表明3种SCFAs可以调节THP-1细胞内的鞘脂类代谢、泛酸盐和辅酶A代谢和β-氨基甲酸代谢途径。研究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体内3种炎症指标的高低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鼠李糖乳杆菌TR08株可以显著缓解高脂血症小鼠主动脉的病理改变和全身炎症反应的水平,纠正肠道菌群结构的紊乱并提高血浆中3种主要SCFAs的浓度,其可能主要通过调节鞘脂类代谢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3种主要SCFAs可能通过调控THP-1细胞和HUVEC细胞内ROS/NF-κB/NLRP3信号通路,抑制由Ox-LDL诱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同时对THP-1细胞内鞘脂类代谢、泛酸盐和辅酶A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阿拉善马鹿与贺兰山岩羊均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次实验在圈养的条件下,控制食物、健康个体、性别、年龄等因素,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圈养阿拉善马鹿与贺兰山岩羊肠道菌群多样性与结构进行分析。肠道菌群对生物体的营养吸收、食物消化、免疫反应、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圈养个体采样分析,为探讨两种目标动物在野外的共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完善圈养体系构建基础。
学位
背景:肿瘤抑制因子LKB1(Liver kinase B1)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生殖系细胞LKB1功能的缺失或突变诱发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Peutz-Jeghers综合征,其以胃肠道息肉、皮肤与口腔色素斑形成和癌变高发为主要特征。大量临床病理学研究表明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息肉具有典型的炎性症状,常伴随着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同时利用Cre/Lox P技术建
学位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囊性囊泡,几乎由所有细胞分泌。主要包括直径为50-150 nm的、晚期核内体衍生的外泌体(Exosomes),和直径为100-2000 nm、质膜出芽生成的微囊泡(Micro Vesicles,MVs)。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主要引起手足口病,其分泌
学位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互利共生,相互影响,共同组建宿主体内最复杂最庞大的共生生态系统,时刻影响着宿主的营养和能量摄入以及整体健康状况。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是反刍动物,具有独特的消化特性和微生物群,有助于消化和吸收高纤维的食物。西伯利亚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常见的野生有蹄类物种,是东北虎(Panthera
学位
目的: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一种固有的淋巴样细胞,在对抗感染和肿瘤生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NK细胞的功能障碍在恶性肿瘤中已被广泛报道,包括实体肿瘤。前期工作表明,胃癌间充质干细胞(gastric cancer mesenchymal stem cells,GCMSCs)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基质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
学位
物种对栖息地的选择是从宏观到微观的一个决策过程,探讨不同尺度上影响物种栖息地选择的机制,能够揭示这一生态过程,对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在2015年数据基础上,以扎龙保护区白头鹤为研究对象,以扎龙保护区及周边5km区域为研究地,于2020-2021年迁徙期,利用样线法、GPS定位、样方法、遥感与GIS技术以及最大熵模型等方法,基于景观生态学和野生动物生态学等理论,从景观和微生境两个尺
学位
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但多年来,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思想影响下,重复性作业、机械性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教师布置作业往往只注重“量”而忽视“质”,没有对作业进行有效的设计管理,从而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为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2021年“双减”政策应运而生。为了真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
期刊
啄木鸟常通过凿洞筑巢,并为许多其他小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生态系统的“工程师”。本文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三趾啄木鸟(Picoides tridactylus)为研究对象,探究三趾啄木鸟在阔叶红松林中的取食行为与取食生境特征。目前关于东北地区三趾啄木鸟的取食特征研究十分缺乏,我们期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对三趾啄木鸟的行为生态学增加新的知识,为后续对啄木鸟和森林生态与演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学位
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sis)作为我国特有的豹亚种,是华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之一,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和功能发挥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生态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华北豹种群空间分布及其生境选择等基本生态学规律了解依然十分不足。这严重限制了对其科学保护策略的制定。本研究基于2018~2021年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山西阳城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架设的142台
学位
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贺兰山拥有特殊的生态系统和气候环境,为丰富多样的鸟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但有关贺兰山西坡鸟类的研究相对较少,开展鸟类群落结构调查有利于了解该区鸟类物种组成、种群数量、生境现状等方面的信息,可为今后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人工巢箱是为次级洞巢鸟增加的人工巢址资源,在物种保护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需要对其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2021年3-7月,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