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义是政治哲学亘古恒新的主题。自柏拉图提出正义问题开始,政治哲学的主要任务便是阐释“正义”,从一定意义上讲,柏拉图之后的政治哲学家都是由此出发,建构各自的“正义”理念。在传统社会中,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和道德哲学三位一体相结合,正义是统摄一切领域的最高法则,并且是唯一法则。现代性肇始以来,传统的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和道德哲学相结合的局面被打破了,因此正义也就分属不同领域,从而失去了其至高的统治地位。赫勒力图将这三者重新整合在在一起,并且找到这三者的联结点就是正直的人,通过正直的人的良善生活实现超越正义。赫勒通过对传统社会人们连续不断且持之以恒的遵守静态正义的规范和规则,转向现代社会人们开始检验规范和规则公正性,并对不公正的规范和规则提出质疑甚至宣告失效。赫勒由此得出现代性肇始以来,正义越来越趋向动态化,在今天是正义的或许明天就会成为不正义。因此必须诉诸于普遍的终极价值即——自由和生命,只有符合终极价值的规范和规则才可以被称为是正义的。由于伦理政治的正义概念自身的悖论以及在现代性中的分裂,使其不得不走向不完备的伦理政治的正义概念。不完备伦理政治正义概念旨在构建一个最佳可能的社会—政治世界,而最佳可能的社会政治世界是良善生活的条件,因此赫勒最终诉诸于后现代社会通过正直的人回归良善生活实现超越正义。本文的最终落脚点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对赫勒正义思想的反思,也就是站在马克思的视角下对赫勒超越正义中存在的局限和不合理之处提出解决的方案。本文认为超越正义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是变革社会制度的根本力量,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制度,才有可能构建出最佳可能的社会—政治世界;超越正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正直的好人;超越正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共产主义超越正义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