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意义:探讨黄芪三参饮对放射性胃炎的干预及治疗,从而达到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为其他放射性损伤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设立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终止实验标准,收集40例胃癌术后(全胃切除术除外)、食管癌术后、胃食管结合部癌术前放疗、胃淋巴瘤术后、胆管癌、后腹膜淋巴瘤、子宫颈癌全腹放疗等放疗靶区不能排除胃的患者,按病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所有患者在出现消化道症状时对症治疗,但治疗组自放疗开始即口服黄芪三参饮,并随症加减,对照组不服用中药。所有患者自放疗之日起,询问并详细记录出现的上腹部不适症状,包括胃痛、胃胀、纳少、嗳气、泛酸、呕吐的时间,且记录开始出现症状时已照射的放射剂量及不适症状的缓解时间。患者在放疗期间每周复查一次血常规,每两周复查肝肾功能一次。放疗结束后两周复查血常规,一月复查肝肾功能,直至随访结束。在放疗之前、放疗结束后及结束后一周予症状评分,且随访一月,评价治疗效果。研究结果:两组放射性胃炎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放射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放射性胃炎症状开始出现的时间、缓解时间、原发灶所受的放疗剂量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胃胀、胃痛、纳少、嗳气、泛酸、呕吐等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胃胀、胃痛、纳少、嗳气、泛酸、呕吐等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出现症状时积分已有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结束时胃胀、胃痛、嗳气、呕吐症状,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但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少、泛酸症状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黄芪三参饮可延缓及减轻放疗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能够保护胃受到的放射损伤,降低胃受损程度,减少放疗副反应,提高胃放射损伤阈,以便提高放疗剂量或按期完成肿瘤放疗根治剂量,从而提高放疗效果,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