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蓝羊茅品种的抗盐性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q418004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羊茅是一种国内引进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良好,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观赏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针对我国北方和沿海地区存在大面积的盐碱地,为了探索蓝羊茅的抗盐性强弱及机理,本试验以一种从美国引进的蓝羊茅新品种和一种已在我国北方小范围应用的成熟蓝羊茅品种为研究对象,在保定进行了两种蓝羊茅的抗盐性研究,在0%,0.3%,0.6%,0.9%和1.2%五个浓度的NaCl胁迫下,分别测定了两个蓝羊茅品种的绿叶率,株高,蓬径,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在27天内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两种供试蓝羊茅的绿叶率,株高,蓬径均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观赏价值也受到严重影响,低浓度的NaCl胁迫下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在高浓度的NaCl胁迫下,材料‘Valesiaca’下降的更快,受到的伤害更大。2.两种供试蓝羊茅的电导率均随着NaCl胁迫的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初期上升缓慢,但是后期上升迅速,上升速度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初期两者差别不大,低浓度下两者差异不显著,高浓度下两者差异显著,材料‘Valesiaca’的电导率上升的更快。3.在NaCl胁迫下,两种供试蓝羊茅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差别不大。材料‘Valesiaca’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为敏感且幅度较大。4.蓝羊茅游离脯氨酸含量在NaCl胁迫下逐渐上升到一个临界点即最高点后保持稳定,NaCl胁迫浓度越高,达到临界点的时间越短。同等条件下,材料‘Valesiaca’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到达临界点所需的时间更少。5. NaCl胁迫下,蓝羊茅S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胁迫浓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在浓度为0.6%及以上的NaCl胁迫下,同品种间SOD活性变化差异较小,浓度为0.3%盐分胁迫下SOD活性变化幅度明显更小。材料‘Valesiaca’中SOD活性变化更敏感。6.蓝羊茅的POD活性在NaCl胁迫下逐渐上升到一个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同等条件下,材料‘Valesiaca’更快达到峰值,且其峰值较低,最终POD活性也较低。7. MDA含量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而缓慢上升,胁迫浓度越高,上升速度越快。低浓度NaCl胁迫下,两种供试蓝羊茅品种差别不显著,在1.2%的NaCl胁迫下材料‘Valesiaca’的上升速度显著加快。综上,蓝羊茅观赏价值的下降以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均和浓度不断增加的NaCl胁迫有着直接的关系。低浓度NaCl胁迫下,两个品种差别不显著,但是在0.6%以上的NaCl胁迫下,材料‘Valesiaca’拥有更敏感的变化,受到的伤害也更大。所以蓝羊茅可以适应0.6%以下的NaCl胁迫,拥有较强的抗盐能力,而且材料‘Select’比‘Valesiaca’拥有更强的抗盐能力。
其他文献
利用各种无机的和有机的化学药品系统地研究了肯塔基9号煤层的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所试验的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在抑制黄铁矿时选择性很小。发现在用燃料油作捕收剂时,正磷酸
我国茶叶的国际贸易近年来因遭遇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提升行业标准、完善法律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国际贸易法
农业挤占牧业用水、用水的生产方式失当、多头管水的行政机构设置、水权交易的不规范等制度方面的原因是造成目前中国水危机的主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推行农牧水权转换、确立管
具有汉族特点的文化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化整合、控制以及群体记忆的作用下,形成了藤县地区以汉族儒家文化审美观念为主的牛歌戏欣赏群体。欣赏群体与社会文化之间在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