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电纺丝技术是人们目前竞相研究的热门课题,自2002年以来,关于静电纺丝方法制备无机氧化物纤维的报道及成果也日益增多,然而关于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元氧化物纤维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ZT铁电纤维、TiO2/ZnO半导体复合纤维和YIG磁光纤维,探讨静电纺丝方法在多元氧化物纤维制备中的应用。首先,本文系统研究了制备复合氧化物半导体微纳米纤维时,静电纺丝技术中各种影响因素如有机物浓度、流体流动速度、电压和极点与极板间距离等因素对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压、流动速率的增大,都会导致直径变粗,极点和极板间的距离的增大则导致直径变细;同时,PVP的浓度的变化也会对纤维形貌产生影响。本文以高聚物(PVP)和无机盐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法制备了高聚物/无机盐复合纤维,将此纤维进行热处理获得了PZT纤维、TiO2-ZnO复合纤维和YIG纤维。采用差热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滞回线等分析手段对纤维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热处理温度的变化以及制备过程中Zr/Ti比例的变化对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热处理前相比较,热处理后纤维直径变小,长度变短,表面出现空洞而粗糙: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纤维直径变小,纤维变短;700℃时,结晶完成,形成典型的钙钛矿结构;对PZT(52/48)纤维而言,热处理温度为600℃时,纤维铁电性能最好;对不同成分(Zr/Ti比例)的PZT纤维而言,准同型晶界附近的PZT(52/48)纤维的铁电性能最好。探讨了Ti/Zn比例的变化对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热处理前相比较,热处理后,纤维直径变小,长度变短,表面出现空洞而粗糙;对TiO2纤维而言,主要是锐钛矿,并存在少量金红石相,ZnO为典型的六方纤锌矿结构,当TiO2:ZnO为1:1或3:1时,形成部分Zn2TiO3。探讨了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对纤维性能的影响。与热处理前相比较,热处理后纤维直径变小,长度变短,表面出现空洞而粗糙;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纤维直径变小,纤维变短;800℃,结晶完成,形成典型的石榴石结构,并存在少量的YIP和Fe2O3。实验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法为多元氧化物纤维的制备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