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大豆压榨行业起源也较早,以小规模作坊加工活动为主。2000年以来国内油脂油料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加入WTO后,随着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建设,油脂油料行业出现了剧烈变化,消费升级带来的油脂油料消费需求迅速攀升,国内油脂油料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自产能力不足导致大豆及食用油脂对外依存度逐年加大。价廉质优的进口大豆快速地抢占中国市场,同时大豆加工产能也出现爆炸性增长,全国大豆压榨产能整体过剩,行业竞争激烈。中国进口大豆的规模逐步攀升,但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并未给中国带来绝对定价的主动权,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从国际贸易流向和压榨企业产业链的角度看,依靠进口外国油脂原料为压榨企业持续地运营、控制风险和获取利润提出较大的考验。同时,国内油脂企业也在大量发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也加剧了市场波动的风险,这就为稳定油脂油料市场提出了现实要求。随着两次“大豆风波”的发生,在大豆原料对外依存度增强的情况下,历经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波动考验的产业人士意识到国内压榨企业缺乏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手段和工具。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逐步成为压榨行业内所接受的全新运营理念,为行业的平稳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管控价格风险是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压榨企业做好大豆等原料的价格管控工作,稳定压榨原料价格变动风险,本文基于蛛网理论和套期保值的理念,在收集和分析实证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论述影响期货价格的诸多因素,重点研究其中的关键因素——供需因素,分析了国内压榨企业主要采取的“现对现”、“100%套期保值”、“合理套保”和“不套保赌市场”等期现货运营模式。以SOC公司期货保值操作为例,通过对美国大豆供需形势、供需平衡表和库存消费比等供需因素的研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其与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走势的相关性研究,依据回归分析结果指导压榨企业依托供需因素和供需数据进行套期保值,通过研判期货价格走势,寻找最佳的套保时机。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套期保值利润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整个国际大豆供需形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从而预测未来价格和行业榨利的变动,并提出相应的套期保值策略。结果表明,套期保值策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减小波动、防范风险、锁定利润等方面,可以形成真实、连续和权威的期货价格,指导企业完成销售工作,鼓励客户也积极参与到期货交易中去,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总之,期货市场为公司期货保值业务的决策寻找新的解决思路,以期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稳步扩大经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