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森联是一种优良的保护性杀菌剂。近年来,代森联在我国特别是南方各省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对代森联的研究多数集中在针对作物病虫害的药效以及环境残留性研究,而对于其环境行为特性的研究则不是很多。开展该农药环境行为的研究,有助于系统了解其在环境中的转化过程,科学评价其在环境中的归宿和潜在危害,从而为代森联的注册登记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1)通过文献综述,介绍了代森联及其主要代谢产物ETU的用途及理化特性,同时对代森联、ETU的检测技术、环境残留及环境行为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2)代森联的测定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样品中的代森联在加热的密闭顶空瓶中,遇HCL/SnCl2时,消化反应生成二硫化碳,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二硫化碳的量,代表代森联农药的残留量。经测定,代森联的仪器最小检出量为1.0×10-6,添加回收在71%~104%范围内,回收率实验的RSD在1.58%~9.19%,采用丙酮提取-浓缩-HPLC测定土壤、沉积物样品中的代谢物ETU, ETU的最低检出量为4.0×10-10g,添加回收在78.7%~111.4%,RSD在5.6~10.9%。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均可满足代森联环境行为研究分析测试的要求。(3)研究了代森联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研究了代森联在3种不同土壤中的降解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代森联在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江西红壤中的降解速率依次降低,在好气条件下降解半衰期依次为13.2d、14.9d和35.2d;在厌气条件下降解半衰期依次为10.8d、13d和19.8d。微生物对代森联的土壤降解起主要作用;有机质含量越高越有利于代森联的土壤降解。在江西红壤和太湖水稻土中,危害性代谢物ETU的含量呈迅速下降趋势,可在<30天内降至0.05mg/kg的安全阈值以下。在东北黑土中该代谢物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好气条件下,ETU可在<30天内降至安全限值以下,而在厌气条件需67天达到。(4)研究了代森联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的水解特性。结果表明,25℃下代森联在pH4、7、9缓冲溶液中水解半衰期为31.5d、3d和6.74d,可以看出,代森联在偏中性的缓冲液中降解较快,碱性次之,而在酸性介质中降解最为缓慢;在50℃下代森联的降解半衰期为0.86d、0.41d和0.23d,表明在高温条件下,代森联的降解速率明显加快。(5)研究了代森联在水中和土壤表面的光解特性。结果表明,代森联在水中光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为1.44d,代谢物ETU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代森联在土壤表面几乎不发生光解反应,试验过程代谢物的产生、变化不明显。(6)研究了代森联在水-沉积物体系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代森联在低有机质和高有机质中的降解半衰期为12.2d和9.35d;厌氧条件下,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5.8d和17.4d。推测微生物降解是代森联降解的主要机制。代森联在水-沉积物体系中好氧降解速率明显大于厌氧降解速率。好氧条件下,代森联在高有机质含量的水-沉积物体系中降解速率较快;厌氧条件下,有机质含量对代森联的整体降解速率影响不大。(7)研究了代森联的土壤吸附特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受试物代森联在土壤中的吸附性(koc),通过设立参比物质、测定其容量因子对代森联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测定代森联的Koc为16.22,在土壤中较难吸附。(8)研究了代森联在不同土壤中的移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代森联在3种土壤中的移动性均较强,其移动性大小顺序为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江西红土;阳离子交换量为影响代森联在土壤中移动的主要因素,而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对其移动性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