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侵犯海绵窦的影像学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li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MRI 3D SPACE T2WI序列检查对垂体腺瘤侵犯海绵窦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序列垂体MRI上海绵窦内侧壁的成像特点,评估SPACE序列上海绵窦内侧完整性对垂体腺瘤侵犯海绵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医学影像中心连续行垂体MRI检查的病例。纳入标准:①病历资料完整;②在我院3.0T磁共振扫描仪行垂体MRI检查者;排除既往有鞍区手术、放疗、药物治疗史的病例。在MRI 3D SPACE T2WI冠状位中观察海绵窦内侧壁的形态及其连续性是否完整。根据图像上肿瘤与海绵窦之间边界显示的清晰程度,将图像质量分为0~2分,同时观察图像上海绵窦内侧壁的连续性是否完整。通过改良Knosp-Steiner分级法、垂体瘤包绕海绵窦颈内动脉的百分比、肿瘤侵犯海绵窦的象限评估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均行经右侧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观察肿瘤向两侧海绵窦侵袭生长的程度和海绵窦内侧壁的完整性。结果本研究纳入95例,其中垂体腺瘤74例,其余非垂体腺瘤鞍区病变11例,无手术者10例,3D SPACE T2WI平扫序列上海绵窦内侧壁的成像质量优于CE T1WI TSE序列和T2WI TSE平扫序列(P<0.05),D SPACE T2WI平扫序列图像上可以清楚观察海绵窦内侧壁的完整性,并发现肿瘤组织侵犯海绵窦内侧壁的缺损处。与Knosp分级、ICA包绕程度、侵犯海绵窦象限等观察指标相比,3D SPACE T2平扫序列诊断垂体腺瘤侵袭性更具优势。结论①3D SPACE T2平扫序列上海绵窦内侧壁的成像质量优于CE T1WI TSE增强扫描和T2WI TSE平扫。②3D SPACE T2WI平扫序列上海绵窦内侧壁连续性观察评估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的诊断价值高,较传统的MRI观察指标可靠性高。第二部分鞍区解剖结构与垂体腺瘤鞍旁拓展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垂体大腺瘤病例的相关影像学资料,通过MRI和CT检查观察鞍区解剖结构,探讨鞍区解剖结构与垂体腺瘤鞍旁拓展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经蝶入路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MRI和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排除既往有鞍区手术、放疗、药物治疗史的病例,同时排除影像学资料不完整的病例。所有纳入病例采用我院3.0T MR扫描仪进行垂体MR平扫+增强扫描。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或头颅CT平扫。术前检查结合术后病理证实为垂体大腺瘤。垂体MR观察指标:①鞍上拓展高度;②垂体瘤高度;③垂体瘤最大横径;④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长度;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间距。术前CT检查观察指标:①蝶窦气化类型:②蝶鞍角;③鞍长;④垂体窝前后最大径;⑤蝶鞍形态;⑥蝶鞍外侧开口面积。垂体腺瘤鞍旁拓展程度的观察指标:①以改良Knosp-Steiner分级法;②垂体瘤包绕海绵窦颈内动脉的百分比;③在MRI 3D SPACE T2WI平扫冠状位中海绵窦内侧壁的完整性。结果共纳入术后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病例37例,垂体腺瘤最大横径、蝶鞍外侧开口面积、ICA海绵窦段间距是Knosp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垂体腺瘤最大横径、蝶鞍外侧开口面积与Knosp分级大小呈负相关,ICA海绵窦段间距与Knosp分级大小呈正相关。蝶鞍外侧开口面积是颈内动脉包绕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为-0.031,表明蝶鞍外侧开口面积越大,颈内动脉包绕程度越大。所有指标对海绵窦内侧壁完整性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垂体腺瘤的横径及蝶鞍外侧开口面积越大,垂体腺瘤更容易向鞍旁生长,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间距越大,垂体腺瘤更不易于向鞍旁生长;②蝶鞍外侧开口面积越大,垂体腺瘤更容易包饶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第三部分侵犯海绵窦的垂体腺瘤血供特点的MRI研究目的探讨垂体大腺瘤蝶鞍内肿瘤组织和海绵窦内肿瘤组织的动态增强定量参数以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差异,评估垂体大腺瘤蝶鞍内肿瘤组织和海绵窦内肿瘤组织血供特点。方法连续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经蝶入路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MRI和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纳入病例采用我院3.0T MR扫描仪进行垂体MR平扫+增强扫描。所有的垂体MRI动态增强图像将通过图像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于垂体大腺瘤的蝶鞍和海绵窦部分选取合适的ROI,得到时间增强曲线,测量Ktrans、Kep、Ve、iAUC等定量参数以及r T2WI。选取ROI时避开肿瘤囊变、坏死和出血区,选取强化最明显区,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误差。结果垂体大腺瘤蝶鞍内肿瘤组织和海绵窦内肿瘤组织的TIC类型分布没有差异,侵犯海绵窦的垂体大腺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Ⅱ型、Ⅲ型为主(88.64%),蝶鞍内肿瘤组织的细胞外血管外间隙、速率常数明显高于海绵窦内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鞍内肿瘤组织的r T2WI明显高于海绵窦内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侵犯海绵窦的垂体大腺瘤的血供较差;②蝶鞍内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和微血管生成状况较海绵窦内肿瘤组织丰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TING-IRF3信号通路在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皮肤损伤的糖尿病小鼠中的作用以及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与咪喹莫特共诱导人角质形成(human keratinocytes,HaCat)细胞炎症中发挥的作用。方法:1.动物实验:(1)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皮肤损伤的模型:24只8周龄无特殊病原菌(SPF)级雄性糖尿病纯合子(db/db)及其野生型(wt/wt)小鼠,基础
基层治理中的"数据烟囱"不仅带来信息资源浪费、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且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数据烟囱"是制度、技术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消除这一顽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在制度和技术层面,要实现治理主体间的信息共融,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尤其需要建立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政务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基层政务信息集成平台、为基层政务信息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DHC)发生相关因素,并研究术后腰穿对SDHC发生率的影响。以便在围手术期进行控制,积极预防SDHC的发生,减少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方法:对2009-2019年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aSAH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1.术前经头颅CT、CT血管造影(CTA)或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a
目的:通过对术前膜性尿道长度联合前列腺体积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一种能够预测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控的分析模型。方法与材料: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同一位从事该专业15年以上的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主刀完成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既往接受过前列腺手术、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临床资料不完全、前列腺MRI图像信息
目的: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颅内出血属于产科、新生儿科共同面对的严重疾病,胎龄或出生体重越低,ICH发生率越高,且越严重,对于严重颅内出血的早产儿,死亡率高达27%~50%[1,2],幸存者亦常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脑瘫、感觉运动障碍以及认知、行为障碍等,这些无疑给患儿家庭及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担。本研究分析新生儿颅内
目的:分析4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PHPT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及手术治疗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8月至2019年10月就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45例通过手术治疗最终病理确诊为PHPT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包括一般资料、生化指标、血压、临床表现、术后病理。根据临床表现将45例PHPT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对两组各指标差异进行对比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NLR(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ICIs(immune check point inhibitor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相关性,对ICIs治疗后发生HPD(hyperprogressive disease,超进展)的临床特性及其生存期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可能的预测标志物。【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 Med、
目的分析妊娠期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Isolated maternal hypothyroxinemia,IMH)与各种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之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妇313例,根据FT4检验值分为2组:A组(正常组):FT3、FT4、TSH值在正常范围,共151例。B组(IMH组):TSH及FT3值在正常范围,FT
目的:观察单纯内镜下肠道支架置入术在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01月至2019年02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133例,其中48例(36.1%)行姑息性单纯内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另85例(63.9%)先行单纯内镜下置入术改善梗阻症状,再过渡行手术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姑息治疗组及过渡外科手术组肠道支架置入的成功率、梗阻解除率、胃肠道恢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