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城乡不平等现象严重,这必然会导致城乡居民健康的不平等。虽然我国政府在2003年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有效的医保,并已基本做到了全覆盖。然而,相比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而言,新农合保障水平较低,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险方面仍然面临着城乡分割问题。因此,“城乡医保统筹”的制度建设成为当前形势下的迫切要求。该制度试图通过打破户籍限制,将城乡居民纳入同一种体系,让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险与医疗资源利用上,可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样的机会,从而真正解决医疗领域的城乡二元分割问题,实现社会公正。然而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医保制度,很多问题有待探讨。例如,何为医疗的公正?用怎样的理论框架去指导我国医疗卫生的公平化进程?我国医疗不公正现状究竟如何?城乡医保统筹这条路究竟该怎么走?如果指出了一条路,这条统筹之路是否可行?本研究正是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探索。本文首先理清了目前卫生领域有关“平等”与“公平”、“城乡差异”与“城乡分割”这些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在对城乡医保统筹问题的研究中,首先应将研究焦点从“不平等”转移到“不公平”,只有从数据表面的“不平等”中,分解出隐藏在背后的“不公平”,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才能对政策制定有更好的把握。在对“不公平”问题的深入探讨中,本文认为在城乡医保统筹问题上,单纯的平等主义思想会犯形式平等实质不公平的错误,可能会造成政策性误导;单纯的功利主义可能使城乡差距更进一步拉大,背离城乡公平的初衷;自由至上思想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并不存在,因此不适用于指导城乡医保统筹。由此,本文诉诸于选择性平等主义思想,试图借鉴Roemer机会平等思想,构建一个能够指导城乡医保统筹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随后从数理经济学角度阐述Roemer机会平等理论与健康经济学的联系,在分析了补偿原则、偏向功利主义的鼓励原则、偏向自由主义的鼓励原则这三大原则的区别与联系后,本文指出,补偿原则通过等价平等主义思想,计算“公正缺口”,以此衡量机会不平等程度,这种思路可以完美阐释前文的观点,且非常贴近于传统健康经济学中的水平公平,对于揭示实质公平意义很大,同时也符合城乡医保统筹构建的要求,符合社会正义的精神。到这里为止,本研究明确了思想框架,即以机会平等补偿原则为理论指导去研究城乡医保统筹如何最大程度地促进城乡实质公平。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本研究利用CHNS数据对城乡医保统筹试点前的机会不平等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7-2000时期和2004-2006时期,机会不平等与实际城乡医疗服务利用差距的比值分别为1.167和1.744,表明若直接观测统计数据的结果将会低估城乡的实质不公平;医疗的城乡歧视和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是造成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原因。随后,本文给出了该如何“补偿”农民两点政策推论:(1)城乡医保统筹将会极大地缓解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上的机会不平等;(2)同为开展了城乡医保统筹的地区而言,“实质公平式”的统筹模式相比于“平整竞技场”将能更好地促进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上的机会平等。之所以采用这样时点的数据,原因在于我国2003年启动了新农合,2008年后江苏省全面推行了城乡医保统筹,因此用1997-2000的CHNS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视为对新农合试点前状况的研究,用2004-2006CHNS数据进行分析,则是对新农合试点后城乡医保统筹前的状况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上述两点关于城乡医保统筹的政策推论。接下来,本研究再利用城乡医保统筹之后的2014年江苏省调研数据,对上述政策推论进行验证,其结论具有一定现势性。考虑到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将直接影响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机会平等,并会进一步影响居民健康的机会平等。因此在实证研究时,本文同时对医疗服务利用的机会平等和健康水平的机会平等进行分析。实证结果基本很好地验证了上一章的政策推论:(1)实施城乡医保统筹的地区相比于未实施地区而言,显著地缓解了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水平上的机会不平等;(2)对于同样实施城乡医保统筹的地区,太仓的“实质公平式”医保统筹相比于宜兴“平整竞技场式”的统筹模式,更好地促进了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机会平等,只是在促进健康水平机会平等上的证据不足够强;(3)统筹相比于未统筹带来的公平效应,要远大于太仓宜兴模式差异带来的公平效应。至此,本研究已经从机会平等的理论构建,与城乡医保统筹制度相结合,并通过实证分析探索出了最有利于实质公平的统筹路径,该路径也被江苏省的调研数据所证实。但在逻辑上还存在一个小漏洞:诚然,“太仓模式”可以促进城乡居民的机会平等,但同时会激励农村个体由居民医保转为参合职工医保,如果这种变化仅促进了机会平等,增加了医疗服务利用,而没有促进个体健康水平的进步,那么这种模式就存在过度需求问题,而不是有效需求。因此,本章运用Abadie定理,通过寻找工具变量“依从者”从而识别因果效应,结论显示:因“太仓模式”而由居民医保转为职工医保对健康确实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认为“太仓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引致一种有效需求而不是过度需求。由此,本文提出了城乡医保统筹的推行路径:首先要做的是,由形式不平等、实质也不平等的医保制度转向形式平等的制度,即消除户籍壁垒、“平整竞技场”;然后再由形式平等的医保制度转为形式上不平等(倾向弱势群体),实质上促进公平的医保制度。即由待统筹模式转为“宜兴模式”,再最终转为“太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