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表型选择得到的初选优树进行分析,分析影响锥栗单株产量的各因素,开展遗传测定,对无性系进行生理生化分析、遗传参数的估算、分析无性系的高产和稳产性,进行多性状选择,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 1.对选出的60个高产优良表现型进行影响锥栗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树高、树冠面积、发枝力等3个性状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影响单株产量直接效应最大的是树冠面积。感炭疽病、营养枝与结果枝比例(以后简称枝果比例)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负效应值。树冠面积、土壤肥力、感炭疽病、枝果比例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决定作用。回归分析表明:树冠面积、感炭疽病、土壤肥力、枝果比例、平均果重等五个性状与单株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可得到预测模型Y=15.296+2.171 X1+0.508 X4-1.853 X6-0.1 33 X11-2.382 X12。聚类分析筛选出15个单株产量最高的Ⅰ类优树,其中9607和9764两个号产量最高。 2.通过对锥栗无性系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发现各无性系叶片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可以作为一个间接选择生长优良的锥栗无性系的指标。叶绿素含量最高的4个无性系是56、18、6、24,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4个无性系是31、20、39、29,1、7、13、42、2这5个无性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小。 3.通过对锥栗果实的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比较不同无性系间的差异,并通过聚类分析,根据对营养成分的不同需求,可聚类成多种类型,但14号无性系的各营养价值都是最高的。 4.对锥栗无性系进行遗传测定,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锥栗无性系间均达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可见锥栗的表型选择还是有效的。(2)实测产量与树高、冠幅、冠幅面积有极显著的关系。各年度平均冠幅面积产量和感病系数的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3)无性系重复力在0.297~0.965,大多具中等重复力。树冠面积、实测产量、单位产量的重复力、遗传增益均较大。(4)单位冠幅面积产量高的无性系抗性却不是很高,1和27号无性系单位冠幅面积产量很高,而抗性却很低。 5.对无性系进行丰产性和稳产性的分析,单个地点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除地径外,其他性状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综合考虑环境的效应时,无性系与地点间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各无性系表现很稳定。遗传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和树冠面积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选择效益较高。各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大都大于表型相关系数。根据主成分值进行Q型聚类,以及实测产量、单位产量、回归系数和生产力指数进行二维聚类,6、8、15、29、30、66、72这7个无性系评价为丰产性优良无性系。其中30、8、15、66这4个无性系无论 锥栗忧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用哪个生产力指数值来看,都表现良好。从稳定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2、9、乃、59、65、67、70这7个无性系在各性状上都表现较稳定。6.对几种约束条件进行比较;选择最优约束指数方程:b产八150P;、0刃4凡-0 zzs r。-a v;c r。-0 ,c; r。-a ovz r。。利月约束指数系数将无性系归类,得到较好的几个无性系:6、8、15、18、29、30、50、69。主成分分析,得到两个累积贡献率最大的主分量方程;第一主分量为 K-a/《工二+a*厂上》、a人小、0 98x-0 g4X+0 g7X,定义为植株生长性状为主;第二主分量为 h~0 d、7X;+0 4SXi8i、0 93x-0 02x、01 OX-01 7X。,定义为产量性状为主。以主分量方程求出的主成分值为依据,进行二维聚类,第一主成分值为X轴,第二主成分值为Y轴,将无性系分成三类。其中1、8、1工18、29、30、69这7个无性系为1类优良无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