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为了共同的目标——发展低碳经济,都在积极地进行各个方面的努力与尝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节约能耗、控制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自《京都议定书》实施起,碳排放交易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有着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由于碳排放交易这个新兴市场在我国仅处于初级尝试阶段,因而除了参与发达国家发起的CDM项目外,国内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涉及碳排放交易的交易机构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然而并未没有大量实际的交易,且每个碳交易所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国内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碳交易平台,不能够为交易者提供一个完全的全国范围内的信息,更无法直接与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连接。“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地提出要在全国积极发展自愿减排交易,探寻经验,以便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所。因此,本文基于此,将对未来我国碳排放交易平台进行初步地设计。本文首先归纳并比较了国内外典型碳排放交易机构的运行状况,从而发现国外碳交易平台的特点及优势之处,总结我国现有从事碳排放交易的交易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其次,对我国构建碳交易平台的内部基础和外部条件进行详细地分析与解读;再次,从我国碳排放交易平台的设计基础、构成要素、职能模块、系统设计等方面从理论上构建出我国碳交易平台的框架模型;最后,通过对西安碳排放交易平台的方案设计来验证所设计的交易平台的可行性,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模拟碳交易平台的交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