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自试点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试点十余年来,高校自主招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模式不仅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也为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重要意义。然而,在自主招生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教育公平问题、同质化问题、有效性问题及高成本问题等等,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自主招生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选拔,在试点十余年后,自主招生的实施效果如何,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学生发展如何,自主招生选拔人才的有效性如何,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自主招生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选取高校自主招生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自主招生的选拔有效性进行说明。 本文收集了A大学自主招生学生的学业成就数据,选取学习成绩、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三个维度对A大学自主招生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分析及说明,同时对学生的高考成绩、自主招生笔试成绩与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相关分析及效度分析。 研究表明,高校自主招生学生的学业成就符合高校的预期选拔目标,高校自主招生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较为突出的综合素质,高校自主招生笔试测试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从试点高校自身、政策制定及考生自身三个层面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阐述。最后,结合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先进做法及经验,提出完善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