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亚科En/Spm类转座子系统进化分析及MLE转座子标签的构建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y85643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是指在基因组上能从一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一段DNA序列,是大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竹亚科植物中也广泛分布着各类转座子。  本研究从竹亚科植物2类DNA转座子入手,成功从竹亚科中克隆到En/Spm类转座子转座酶序列,并较系统地分析了其分类、相似性和系统进化等;探索构建了毛竹MLE双元转座子标签,并进行了有效性测试,为开发应用这2类转座子奠定一定基础,主要取得了结果:  (1)从竹亚科单轴型竹种毛竹、龟甲竹,合轴型竹种梨竹、孝顺竹中成功扩增到En/Spm类转座子转座酶核苷酸序列186条,序列长度为609~661bp,相似性范围为52.9%~100%,并具有Motif1、Motif2和Motif3三个保守基序,推测En/Spm类转座子普遍存在于竹亚科植物中。另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得的竹亚科En/Spm类转座子转座酶可分为5个组,并将其分别命名为Ba Enspm1、Ba Enspm2、Ba Enspm3、Ba Enspm4和Ba Enspm5。  (2)En/Spm类转座子在竹亚科植物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分化,具有多态性;在竹亚科植物的进化过程中受到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同时其转座活性活性也受到了抑制;在竹亚科植物进化过程中出现了以垂直传递为主、横向传递或可存在的现象。  (3)成功开发了基于毛竹MLE转座子Phmar1和Phmar2的MLE双元转座子标签:E2/Mini3-1,Xc/MiniS-1-20。这2个MLE双元转座子标签:具有GFP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有利于转座子转座事件的检测;可通过共转化、二次转化、杂交等方法构建含这2个标签植株,这利于人工调控该转座子标签的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孕期不同阶段铅暴露对大鼠胎盘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核转录因子NF-κB (nuclear ranscription factor-κB, NF-κB)的影响,推测铅暴露对胎盘的损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