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机交互”技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理论探索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数字技术问世所带来的对现实世界的种种数字化变革,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已经分化出一个虚拟世界,使得人作为实践主体置身于一个新的赛博时空,人类第一次在实践的对象、中介和体验中突破了过去物质形态世界的某些限制。虚拟世界在“人机关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和价值,它正全面而深刻地拓展人们对于“人机关系”的理论视野,并且将引起人们对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人机关系、未来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链式”追问。但不论是宏大叙事还是具体探微,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对此“追问”的分析、阐释甚至批判都必将成为人类社会数字化“时代精神的精华”。虚拟世界体现着当代人类数字化实践活动的新内容、新发展、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围绕人类实践变化的本质、规律、结构、功能做出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和分析,必须立足于当今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对“人的本质力量”引起的这些变化进行系统地研判,因为它正逐渐显现为一门马克思强调的“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1)同时虚拟世界的技术革新也持续推动人类哲学认知、语言、范畴的创新与迭代,蕴含着技术与哲学间极为生动、丰富的双向互动和创生。如果说大工业时期机器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标志着马克思那个时代人同物质或自然界打交道的“现实的历史关系”,那么,今天的信息时代的数字化技术必将蕴含着新的“现实的历史关系”(2)。以虚拟世界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出现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当代哲学创新的难得契机,立足于“现实的历史关系”实践基础之上循循探究哲学对象、问题、思维、方法的崭新变化。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借鉴马克思的“实践反思”认识论和方法论,“初”探虚拟世界的基本构成及其与现实世界、自我以及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旨在从本体论、认识论、社会历史观含价值论三个维度进行交叉研究以阐释现代实践中“人机关系”的现实状况与路向,以期寻求促进“人机”虚实并存、和谐共生的发展轨迹与路径。正文分为四章,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是系统地介绍虚拟世界的基本含义、构成要素、系统结构和多维形态特征,旨在于厘清学界长期混淆或忽视的关于“虚拟世界”和其它“虚拟性空间”如网络世界之间的异同关系,在此基础上重新阐发虚拟世界的时代内涵,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探赜虚拟世界相关特性以及具体表现的时代内容。虚拟世界是一个新型的人机合作的信息系统。它以人为主体,以数字化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为中介,以亦真亦幻的、可感知的、多维动态的‘镜像’为客体,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和拓展。它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能够将人赋予机器的智能又‘化入’主体自身,从而放大和强化人的心智功能,使人与智能设备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借鉴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特别是关于实践“工具”、“中介”等生产要素的思想着重分析论述虚拟世界所有的“具身性”和“他者性”等时代意蕴,“具身性”使得它似乎和虚拟实践主体本身融为一体成为主体的一部分,而“他者性”又令它具有为虚拟实践主体“代理”部分实践的功能。从人类“携带”工具、“拥有”语言再到“沉浸”于虚拟世界的演化历程,指出“具身性”始终是“人机关系”不断演化的内在“动力”和隐性“轨迹”,而虚拟世界演化出的“他者性”功能又可能使得虚拟世界相较人工智能在未来“人机合作”的选项中脱颖而出。特别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中“认识第二次飞跃”的中介问题,在已有的“实践观念”的学理基础上结合人类的虚拟思维活动揭示出“实践表象”的认识要素。第二章主要从本体论角度论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基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组成了新的世界图景,借鉴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指明现实世界作为虚拟世界的基础并为虚拟世界的产生、运行提供必然法则与动力支撑,以此揭示了现实世界对虚拟世界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正”、“负”两方面揭示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对智能化技术与现实世界的发展关系进行了理论演绎,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虚拟世界的“存在”本质进行哲学阐释,指出只有超越传统的实体性认知范式,掌握具有现代哲学特征的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才能真正解决目下虚拟世界的本体论之争。最后,探索性地提出“虚拟世界”的“生命”图景论,阐明关涉虚拟世界“自主性”背景下的争论、误读可能隐蔽的技术思辨逻辑,而只有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合力”思想才能真正洞烛虚拟世界“生命性”中蕴含的真相。第三章主要从认识论角度探索虚拟世界这种新型“人机关系”中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之人的“自我”问题,其中也包含对于“虚拟自我”异化等涉及本体论以及“自我认同”等价值观问题的研究。首先试图廓清学界长期混淆关于“虚拟自我”的理论地平,阐释主体在虚拟世界生成的“虚拟自我”的本质特征,通过借鉴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一步对虚拟世界中的自我认同与异化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述,虚拟自我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方法“隔离”了现实环境,人们在虚拟世界中扮演的角色、身份和展示出的社会关系超越了现实自我的“引力”。虚拟自我的隐匿性和流异性,使得主体在虚拟世界中可以更加自由和创造性地选择角色和身份,形成新的虚拟社会关系。多重性的虚拟自我必然会引起多维度的虚拟自我认同,并且与现实自我形成一种极富弹性的张力关系。第四章主要从社会历史观含价值论的角度论述人类数字化实践中主、客体界限也正在发生着某种程度的“融合”,形成新型“人—‘人机’”主体间关系,进而产生了在虚拟实践中“主体二阶化”现象,数字化时代、智能时代中,基于后人类主义视角在承认人类实践主体的同时,另一种或一类具有主体性的存在正在不断涌现出来。而这种“主体性”可以被理解为对于实践主体人的能动性的一种“分有”,它表征为数字实践中主、客体界限正在发生着某种程度的“融合”,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随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虚拟世界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与矛盾,聚焦于人文主义关怀视阈下虚拟世界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哲学等多维层面的社会性影响,并探索性提出六个方面的“治理之道”,力求为破解虚拟世界发展的诸多社会问题提供若干思路和对策。其中包括从马克思所奠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来审视今天隐约可“现”的数字资本主义现象,相较于人工智能,虚拟世界的社会性研究可能是针对数字时代意识形态批判与反思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实践切入点和理论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