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阐述以来,经过近15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重要的“两山”发展理论,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其本质强调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最大程度上实现自然、生态、社会和经济财富的综合效益化。推动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协调发展,使得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现实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旨在为人类生活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建设开展提供新思路。本文从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两方面入手,研究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及两者耦合关系的表现形式和规律,进一步丰富“两山”理论及相关研究。首先综述了与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相关成果,了解掌握相应的概念与理论;其次以湖北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构建了湖北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计算确定各指标权重,借助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分析2009-2018年湖北省及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个代表研究年份湖北省17个地市州的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基于ArcGIS平台,进行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处理,更直观、更清晰显示出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水平的区域分布情况,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两个角度,探究其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演变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数据及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湖北省的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第二,湖北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均存在空间差异。湖北省17个地市州的金山银山发展水平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整体处于向好发展趋势,但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区域差异。第三,湖北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且空间格局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演变规律。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