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之一,对经济具有极大的正外部性,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自从2002年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之后,我国电影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10年,包括引进电影在内的我国国内电影票房达到101.72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57.34亿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2003年的国内电影票房仅为9.9亿元),但相对于2010年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40万亿元(人民币)的GDP总量来说,国内电影票房仅占GDP的0.026%。这一比例不但低于美国,也低于日本、韩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这说明我国电影产业取得的成绩还很不够,还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基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对中国电影产业进行实证研究,找出对其进一步发展不利的因素,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道路,对于发展电影产业本身、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仅研究我国电影产业以制片、发行、放映为纵轴的传统产业链。论文首先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研究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及特点,以SCP范式分析我国电影产业的制片、发行、放映环节的具体情况。市场结构部分进行了产业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产业进入壁垒的分析,企业行为部分分析了制片方、发行方、放映方的行为,市场绩效部分指出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存在票价过高、制片业亏损现象普遍的情况,但是产品多样化显著,技术进步明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然后把分析结果与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进行对照并提出了五大规范性目标。国内电影票房的扩大代表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论文接着运用十个国家在2003-2010年的电影产业面板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国内电影票房影响因素分析,得到国内电影票房对名义GDP、观影人次、银幕数量、放映数量的弹性估计值分别为0.771,0.526,0.229,-0.137。论文通过对我国电影产业的SCP范式分析与国内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包括扩大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允许外资组建发行公司和电影院线;降低票价吸引更多的观影人次,尝试限定最高价格;依次有序进行扩窗发行,严厉打击盗版;扩张中小城市银幕数量,增加次轮放映银幕,补贴影院商业地产租金;适当控制影片放映数量,积极疏导未放映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