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置疑,中国是诗的国度。然而,在中学里,绝大多数中学生却对诗歌不感兴趣,“不感冒”。纵观学生阅读的书籍,虽琳琅满目,却难觅诗歌的踪迹。中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考试范围内的诗篇,就这些也仅仅是以背诵为主。传统的诗歌文本阅读教学是教师为主体,仅限于考试范围内的诗歌学习,而且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选择也始终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对考试范围以外的几乎不关注。这就造成学生阅读素养的缺失,想象能力的低下,学习兴趣的弱化,鉴赏的世界一片荒芜。本文在笔者自身十余年教学实践中的基础上,试图从心理学、解读学等理论出发,将学习中的一些收获总结,将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做法归纳,探索在初中阶段如何借助诗歌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本文由五部分组成,即想象阅读教学的阐释、初中诗歌文本想象阅读教学的特点、初中诗歌文本想象阅读教学的途径、初中诗歌文本想象阅读教学的方式、初中诗歌文本想象阅读教学的案例。第一部分简介想象阅读及想象阅读教学,对它进行阐释,即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在阅读中放飞想象力,让想象贯穿到学生阅读的始终。这就需要把眼前所见到的抽象的文字符号通过想象转变为可感的形象,以便对诗歌文本有更好的理解,同时对诗歌文本中的空白进行有效的填充,从而创建文本的意义世界。第二部分探讨初中诗歌文本想象阅读教学的特点。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辉煌灿烂的诗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以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打动着我们的心灵。然而诗歌阅读教学的直白、功利化却使这一伟大的文学形式在学生眼里视为鸡肋。诗歌文本想象阅读教学打破传统的诗歌阅读教学模式,以其独有的主体性、体验性、开放性、创造性的特点,在师生共同面对同一文本的情况下,教师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形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带领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从而体验诗歌的意境,在想象中完成对文本的丰满。同时,引领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激发新的火花,让阅读更具有个性,更富有创造性。第三部分提出初中诗歌文本想象阅读教学的途径,即创设想象情境,体味诗歌意境之美;涵咏品味语言,发掘教材内在想象美点;开拓审美想象的通道,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着力于诗歌基本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诗歌想象阅读教学要以课堂为主阵地,不断开辟阅读新途径,升腾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锻炼学生鉴赏诗歌的解百纳素养。第四部分提出初中诗歌文本想象阅读教学的方式。在初中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等特点,让学生诵读、对话、展开审美式想象等,走进诗歌文本,感悟诗歌魅力。第五部分呈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案例。所有的理论与想法只有付诸实践才会得到验证,笔者在教学一线,有着实践的充分的机会。呈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案例,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进一步呈现,将学生的原生态表现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