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呈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国内调查研究表明80%-90%的男性肺癌与吸烟有关,许多患者有20~50年吸烟史,吸烟是气道高反应性和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患者多数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这类患者气道分泌物多,激惹性增高,在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或双腔支气管插管过程中及实施机械通气尤其是长时间的单肺通气,机体会出现怎样的应激反应及肺部进一步会出现怎样的病理改变,这是麻醉工作者有待解决的问题。而构建理想的烟熏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兔模型是这项研究最重要的一步。20只雄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和烟熏模型组,每组10只。烟熏组置于定做的兔笼中,上下两层,整体可移动。兔在上层,下层放置酒精灯燃烧薄铜板上烟丝,一次燃烧15g。兔笼四周用自制的布遮挡,上壁接一改装的换气扇。每天早晚2次,每次30min,连续70天。正常对照组兔不熏烟。实验过程中观察一般情况,每周称体重。烟熏至70天的兔停止烟熏1周,麻醉后行血行血气分析、测定肺功能、处死后右肺行支气管灌洗液分析、左肺作病理切片。根据肺功能检测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判定所建立的兔COPD模型的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1)烟熏兔精神较为萎靡,动作不够灵活,体重增长较为缓慢,烟熏至60天时有1只逐渐发蔫,死亡。(2)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烟熏模型组[(81.3±6.4) mmHg、(96.7±1.4)%]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较正常对照组[(95.6±10.1) mmHg、(99.1±1.2)%]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分压(44.2±5.3)mmHg较正常对照组(36.1±4.8)mmHg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7.29±0.56)与正常对照组(7.38±0.20)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功能结果:烟熏模型组0.3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动态肺顺应性的值分别为[(69.15±2.17)%,(0.89±0.18)ml·cmH2O-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1.48±6.26)%、(2.26±0.31)ml·cmH2O-1]呼气阻力(39.31±1.83) cmH2O·1-1·s-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42±2.24)cmH2O·1-1·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烟熏模型组[(335±69)mg·1-1、(150±37.0)×104·1-1、(63±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117±9.8)mg·1-1、(3.7±0.6)×104·1-1、(<1)%]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肉眼观察:烟熏模型组兔肺体积增大,可见小片状凹凸不平的苍白灶,弹性较差,有4例肺脏边缘有部分已变黑。光镜观察:烟熏模型组肺组织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细胞部分剥脱,纤毛粘连、倒状、变性和坏死,有的纤毛明显脱落,杯状细胞增生,管壁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支气管平滑肌增厚;肺泡扩张融合,肺泡隔明显增厚,可见炎细胞浸润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自制烟熏法成功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兔模型符合人类COPD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并能耐受麻醉过程中长时间单肺通气。为研究吸烟所致COPD患者在麻醉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强烈刺激及长时间单肺通气导致肺部进一步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有效的防治和药物的应用提供实验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