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企改制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公允、合法地对改制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确定。资产价值确定主要包括资产清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等环节,资产清查实际上也是由审计和评估机构共同完成,所以改制企业的资产价值确定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是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也是国企改制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环节,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国企改制必须要对其资产状况进行先审计后评估,且审计和评估不能由同一家中介机构进行,以示公允,可见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对于国企改制是非常重要的,且两者联系非常紧密。进行财务审计,是要审查改制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摸清改制国有企业的“家底”,鉴证改制国有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资产评估,是要估测改制国有企业资产的现实价值及未来可创造的价值,为国有资产的交易、国有产权的转让提供作价基础。由此可见,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将直接影响国有企业资产或国有股权的的价值,从而影响国有资产在国企改制、产权交易环节的保值增值状况。然而,当前国有企业改制的实践中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独立审计失败、资产评估不实、大量国有资产被低估贱卖,以及由此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如何确定改制企业的资产价值因此成为国企改制实践中众所瞩目的焦点问题与敏感问题,这一现状也严重困扰着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进程,引发了不少的矛盾,甚至造成了许多职工群体性上访事件。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基础理论概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在行文结构安排上分为: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理论支撑;问题剖析;应用对策研究;实例说明。全文先后在国企改制资产价值确定过程中的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两个节点,从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资产价值确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JS集团公司改制的实例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提高国企改制中资产价值确定的质量提供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