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水地区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新构造运动强烈,区内大面积分布稳定性差的黄土,降雨较为充沛且集中在夏秋季节,导致滑坡灾害成为天水地区十分常见的地质灾害。近些年,降雨引起的滑坡灾害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将在网络、文献调研中搜集到的滑坡数据与TRMM 3B42降雨数据相结合,针对天水地区滑坡和降雨的关系规律以及降雨型滑坡的降雨阈值等开展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将天水部分县区现存的317个滑坡与TRMM 3B42降雨数据相结合,讨论了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降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得到了滑坡分布与多年平均降雨量的关系。(2)将“天水市7.25群发性地质灾害”中的522个滑坡点与TRMM 3B42降雨数据相结合,分别分析了滑坡点分布与3d、15d、30d前期累计降雨量的关系,建立了极端降雨条件下大规模群发性滑坡灾害的前期日累计降雨量-历时((?)-D)阈值模型,其表达式为:(?)=7.89D-15.3(1d≤D≤15d),可以作为滑坡预警中高等级的警戒线。(3)将34个已知明确发生时间和发生地点的滑坡事件与TRMM 3B42降雨数据相结合,分析了滑坡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滑坡进行了分类,建立了天水地区降雨型滑坡的降雨强度-历时(I-D)阈值模型,其表达式为:I=6.03D-0.58(3h≤D≤240h),并与其他地区和全球阈值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滑坡隐患点的动态监测思路和方法,为天水地区降雨型滑坡灾害的预测预警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