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粒形及千粒重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zyltt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利用水稻谷粒性状差异较大的2个品种(极大粒种质31C122、极小粒种质小粒稻)为亲本材料,进行正反交试验建立研究体系,通过调查其后代籽粒粒形性状及千粒重性状的田间表现,绘制频次分布图研究各性状表达规律,并利用统计软件计算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以期分析其各性状间相关性。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对亲本材料及正反交F1代籽粒性状分析表明,各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千粒重这五个性状的表现数值均在双亲的表现数值之间,并接近双亲的表现数值的平均值,说明亲本对杂交后代籽粒形状表现的遗传贡献率较为相近,
其他文献
减少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烟草行业的一项重要议题。培育低毒少害的新型烟草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和有效的途径。含有多种医药成分的药用植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及治疗。通过烟草与药用植物进行远缘杂交培育具有医用价值的新型烟草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我们利用普通烟草(N.tabacom L.)与药用植物罗勒(Coimum bailicm L.)、薄荷(Montha hapla
研究了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胚的离体培养过程中,外源植物激素、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胚龄和基因型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高频率建立的影响,从再生植株分化频率、胚性保持程度、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组织化学等几个方面观察了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这几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外源激素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
蟋蟀神经肽ASTs是从其脑中分离的一种保幼激素抑制素,体外实验显示它强烈抑制昆虫咽侧体合成保幼激素.蟋蟀AST基因共编码15个AST多肽,AST基因是编码第13个多肽的序列,这个多
近年来由于低温冷害引起的水稻减产,日益成为影响世界水稻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机插秧在长江下游稻区开始普及,但由于江苏省的中熟晚粳品种采用小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