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作为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rongxu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王朗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的植被调查,分析人工林、次生林、原始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及主食竹特征,研究人工林是否恢复成为大熊猫适宜栖息地,以期为大熊猫栖息地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发现:(1)物种组成方面,人工林多属于单纯林,物种单一;在乔木层,人工栽植树种占据绝对优势,表现单一;灌木层物种较多,数目较少,且缺乏大熊猫主食竹更新。(2)人工林均不能被大熊猫所利用;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优势度、盖度、植株数均高于原始林;而群落高度、平均胸径、最大平均胸径、群落成熟度等均低于原始林;人工林恢复所需时间较长;且恢复前期较为脆弱。(3)人工林、次生林与原始林的物种丰富度、个体多度随径级、高度级均表现出小径级、低高度分布较多的趋势;人工林乔木层中缺少大径级树木(DBH>30cm),较高(H>15m)物种的存在,且在小径级(DBH<10cm)、低高度(H<10m)中个体多度相差较大。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死亡率高,竞争比较激烈,物种组成方面与原始林差异较大。(4)人工林自然更新主食竹较少或没有更新,各方面指标较差;人工种植缺苞箭竹中,竹子高度、竹子盖度均不在大熊猫选择偏好范围内,且干扰严重;次生林生食竹更新较好,已经成为适宜大熊猫利用的食物资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和原始林的群落结构相差较大,人工林的密度大,胸径变异小,乔木层盖度偏高,限制了林下竹类资源的生长;人工林林下自然更新竹类资源极少、生物量较低,更新能力较差;人工种植竹类高度、盖度均达不到大熊猫食物选择的偏好范围,且种植区域干扰严重,很难被大熊猫利用。这些均说明人工林没有恢复成为大熊猫适宜栖息地。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大熊猫栖息地人工林生长状况、恢复过程等提供了条件,并为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实践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商洛市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基于此,主要分析这一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结合种植、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梳理产业发展脉络,巩固优势,补齐短板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LIBs)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安全稳定性好、循环性能良好、工作电压高、环境友好等多种优点。负极材料的选取对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为探索不同肥料品种、施肥数量对涪陵白茶产量、品质的影响,通过对"龙田丰"有机无机复混肥与其他常规肥料(对照)施用后发现:每667 m^2施用"龙田丰"有机无机复混肥150 kg比对
由学者和评论家吴秉杰、李敬泽、程光炜、李建军、张燕玲组成的评委会,从编辑部初选十二篇年度论文中,经过独立审读,以邮寄投票方式评出以下六篇获奖论文(以得票多少排序):
对科研人员进行股权激励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激励措施。本文构建了一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股权激励概念模型,说明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并拓展出基
县(市、区)是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直接承担者,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规模和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但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发展瓶颈有待突破。农业现代化背景
烤烟苗床期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以及蚜虫、野蛞蝓等,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真菌性病害以及细菌性病害。为了获得无毒无病虫的健壮烟苗,对采取漂盘育苗和托盘育苗为主的集中育苗方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视觉体验和生态效应。花卉是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植物,尤其是露地宿根花卉。基于此,以吉林省吉林市园林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