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粘土改性材料对放射性核素铀(VI)的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用膨润土、蒙脱土、埃洛石等国内储量丰富的粘土,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上述粘土进行改性,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位滴定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改性后的材料进行详尽结构和表面特性表征,并通过静态批试法研究了上述材料对放射性核素铀(VI)在吸附行为,探讨了吸附时间、吸附剂浓度、pH、离子强度、外加电解质离子、腐殖酸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这三种改性材料对U(VI)的吸附等温线及吸附热力学。实验结果如下:  (1)pH及离子强度对 U(VI)在酸改性的膨润土上的吸附影响严重;在 pH<6.5时,U(VI)的吸附率会随着 pH的增大而增大,而当 pH>6.5时,U(VI)的吸附率随 pH增大而降低。腐殖酸在较低的 pH的条件下能够提高 U(VI)的吸附率主要是 U(VI)在膨润土-腐殖酸材料的表面形成络合物,在高 pH的条件下抑制其吸附效果主要是在溶液中形成了自由的 U(VI)-腐殖酸络合物。通过研究温度分别为298K、318K和338K的吸附等温线和运用 Langmuir和 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相关的热力学数据(?H0、?S0和?G0),最终表明 U(VI)在膨润土上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自发进行的过程。  (2)首次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磁性蒙脱石进行表面改性,将β-环糊精嫁接到其表面,成功地合成了β-环糊精/磁性蒙托石复合材料,并将该材料应用到吸附放射性核素 U(VI),同时重点考察了在不同的阴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对 U(VI)的吸附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温度分别为298K、318K和333K的吸附等温线和运用 Langmuir和 Freundlich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相关的热力学数据(?H0、?S0和?G0),最终表明 U(VI)在磁性蒙脱土与β-环糊精复合材料上吸附也是一个吸热、自发进行的过程。  (3)首次采用化学法将氧化石墨烯结合到埃洛石纳米管上,合成新的HNTs/GO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对 U(VI)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 pH值对 U(VI)在该复合材料上的吸附行为影响明显。U(VI)在 HNTs/GO复合材料上的吸附在4小时内即达到平衡;在 pH<3.52时,离子强度的增大抑制吸附作用的进行;而pH>3.52时,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数据,并应用 Langmuir和 Freundlich模型对其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U(VI)在该复合材料上的吸附行为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其他文献
在该论文中,我们首先概括性地介绍了纳米碳管及其相关的纳米碳结构如纳米多面体、碳包纳米金属颗粒(即碳胶囊)、纳米碳洋葱的结构、性质、应用和制备.为了满足不同需要而选择
该论文是在我们课题组以前的研究工作基础上,依据药物分子的药效与结构模式,以碘硝酚为出发点,合成了十四种新型席夫碱类抗肝片吸虫药物化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
该论文介绍了[60]富勒烯的化学修饰反应研究,主要有两部分组成:(1)烯丙型胺与[60]富勒烯的游离基型[3+2]环加成反应研究;(2)膦催化下[60]富勒烯与α-溴甲基丙烯酸酯的[3+2]环
该论文主要是围绕丙二烯型偶氮基正离子与腈发生环加成重排反应而展开的.偶氮基正离子能与腈发生[3+2]环加成反应,加成的产物随之发生烷基向六隅中心氮的1,2-迁移重排,形成季
用戊二醛交联法在铂电极、银电极上固定IgG抗体,制备了可重复使用的电位型无标记IgG免疫探针.用兔抗小鼠IgG和兔抗人IgG两种抗体制备的铂电极免疫探针,响应时间均小于6min;对
该论文选择Sb为沉积金属,用现场STM方法辅以传统电化学方法对Sb的不可逆吸附及欠电位沉积行为展开研究.并对不可逆吸附与欠电位沉积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晶面结构及阴离
近20年来,随着聚合物微球在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价值逐渐得到体现,聚合物微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各种微球已普遍应用在微电子学、免疫学、检测和分离上.所以,对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