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总结分析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经验的传承创新。方法:收集刘启泉教授与王志坤教授在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于河北省中医院诊治的CAG患者,各选取200例首诊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两位教授的临证思路、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探讨刘启泉教授治疗CAG经验的传承创新。结果:1.刘启泉治疗CAG数据挖掘结果用药“四气”统计显示,温性药和寒性药所占比例较多,分别为43.82%、36.58%;“五味”统计,苦味药和辛味药所占比例较多,分别为36.08%、30.95%;“归经”统计,入脾、肝、胃经的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分别为2890、2664、2591;使用频次在40次以上的药物中理气药27.02%、清热药18.92%、活血化瘀药与解表药均为8.11%,其它共37.84%;药物关联规则显示,置信度为1的药对有18个,提取出核心药物13个;以关联度分析为基础,得到系数大于0.023的药对17个,通过聚类运算,得到5首新处方。2.王志坤治疗CAG数据挖掘结果从“四气”统计看,温性药和寒性药的应用比例最大,分别为41.34%、37.35%;“五味”统计,苦味药和辛味药所占比例较多,分别为34.93%、28.43%;“归经”统计,入脾、胃、肝经的药物出现频次最高,分别为2366、2222、1991;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药物中理气药24.39%、清热药17.07%、活血化瘀药9.75%、补气药7.31%,其它共41.48%;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为1的药对有12个,提炼出核心药物14味;在关联度分析基础上,得到关联系数在0.040以上的药对共20个,通过聚类运算,得到7首新处方。结论:刘启泉教授和王志坤教授均认为气滞、热毒、血瘀是CAG的主病机,“热毒血瘀”是病机发展与演变的关键,以“理气和胃,解毒活血”为基本治则,临证用药五脏通调、肝脾为重,寒温并用、苦降辛散,善用对药。王教授在传承以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治疗CAG过程中强调以平为期,顾护脾胃之气,整体遣方用药味精、量少。